【人間情味】村婦

文/牙牙 |2024.07.01
1449觀看次
字級

文/牙牙

「我只是一個村婦!」母親在電話的另一端氣急敗壞地用她不常說的國語對我喊道。不同於吳晟的《農婦》,我母親用了「村婦」這樣的詞彙,她感嘆她終日在農泥裡打滾,跟不上女兒的「水平」。

我並不完全了解母親是怎麼長大的,只是略略聽她說起她兒時,總在放學後就到田園裡採地瓜葉,煮一些豬圈裡的飼料,接著煮一家子的一桌菜。或許如此造就她的好廚藝,於是她也帶著她的女兒們自小就學煮家常菜。

記得有次我和姊弟妹們到鄰居家貪玩,忘了煮飯時間,母親從農田返家後見一片空城,她一聽到孩子的聲音便親自到隔壁人家把我們一個個「捉」回來,接著命令我們在廚房裡罰跪,她氣道:「細漢就佮人『過家』,大漢是閣欲創啥?」

長大後,我讀到吳晟的〈嚴母〉,他談到他母親對孩子的管教,從頭髮和鬍子長度,到起床時間,到處事態度,在這些字裡行間中我彷彿看見我母親的身影。然而我長大後,詞彙量變多了,開始學會頂撞,母親每每說不過我,還被逼出了「村婦」二字。

而我遇到的人事物也跟著詞彙一同疊加,也不得不疊著別人不那麼老實的話術,回想起來令人不寒而慄。我不禁覺得我家的「村婦」實在可愛太多,即便她偶爾情緒勒索、偶爾像個小女孩索愛,真的都,可愛太多。

「當我們在幽暗之中交談時,我多年來的一項憾恨得到了安慰:我再度重拾了在我青春期時被迫中斷的對話……自從往昔的溫柔得以滲透如今這些簡單的動作與話語之後,我以為已然消逝的往日柔情,又再度復甦了。」當我讀到西蒙波娃回望她陪伴病床上的母親走向殞落的過程時,我默許我與母親的對談也能就「村婦」這個詞彙的反思中再次復甦,不必是在臨終前。

而後來我認為,母親既然能將「村婦」脫口而出,她,就不只是一個村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