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雜談】最委屈的 狀元

文/陳魯民 |2024.06.24
366觀看次
字級

文/陳魯民

《宋史》記,宋徽宗的三子趙楷曾參加科舉高中狀元,「政和八年,廷策進士,唱名第一」。不過,趙楷的狀元頭銜最後還是被宋徽宗取消了。

趙楷聰明好學,博覽群書,身為皇子,本來大樹底下好乘涼,但他不願窩在父親羽翼下生活,想憑真才實學闖天下,就偷偷化名參加科舉。由於他確實文采非凡,便一路破關斬將,奪得頭名狀元。徽宗高興之餘,怕天下士子說閒話,就硬把第二名王昂提為狀元。趙楷靠本事吃飯,沒沾老爸一點光,好不容易掙來個狀元,卻硬生生被拿掉,你說他委屈不委屈?

另一例是在宋仁宗嘉佑二年的科舉,歐陽修為主考官,閱卷的時候看到一份漂亮試卷,想擢為第一,可在他提筆之際,突然想到,這麼精彩的文章,大概只有自己的學生曾鞏能寫得出來。歐陽修思量,師生之間應該避嫌,如果將曾鞏列為第一,對他、對自己都不好,於是斟酌再三,將這份考卷批了個第二名。然而,最終結果揭曉,才發現文章作者是蘇軾;東坡白丟了狀元頭銜,也很委屈。

明代萬曆年間的沈一貫,官至內閣首輔,位極人臣。兒子沈泰鴻準備參加會試,沈一貫想:我是首輔,一舉一動全天下人都看著呢,要是我兒子考砸了也就罷了,偏偏他學問甚高,很有可能考中狀元;萬一考好了,難免有人說閒話,甚至懷疑整個科舉的公正性。於是他心生一計,對兒子說,「我是首輔,按理可以蔭補你一個官職,就先做個中書舍人吧。」怎知任命頒下來,不是中書舍人,而是尚璽丞,沈泰鴻傻眼了,因為按規定,尚璽丞的職位是不能再參加科舉的。這下狀元大熱門落得連應考資格都沒有,可想而知沈泰鴻有多鬱悶,甚至生出尋死的心,一氣之下就回了老家,從此與父親絕交。

清代光緒年間一次科考,本來狀元應是朱汝珍的,其文章、書法、立意、人物都是一流。但慈禧太后在最後拍板時,看到「朱汝珍」三個字不由得心生厭惡:一是與鬧得沸沸揚揚的「朱三太子」同姓,不吉利;二是那個珍字讓她聯想到眼中釘、光緒皇帝寵愛的珍妃;三是朱汝珍的家鄉在廣東,與洪秀全、康有為、梁啟超這些亂黨同鄉。而慈禧看到第二名劉春霖的名字時覺得寓意甚好,「春霖」含春風化雨之意,加上那一年北方大旱,正在盼雨,最後就欽定劉春霖為狀元,朱汝珍則成了榜眼。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天底下不公平的事多得很,比這幾個落選的準狀元還要委屈的不計其數,找誰說理去?還好狀元只是個頭銜,真要「贏得生前身後名」,還得靠真才實學。有大才具、真學問的蘇東坡,雖沒當上狀元,後來卻成了千年難覓的文化偉人,無人不曉,而他那一榜的狀元郎,又有誰還記得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