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 千古學士

文/星雲大師 |2024.06.22
395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蘇軾,號東坡居士,宋朝眉山人。他母親懷孕時,夢見盲了一目的枯瘦和尚登門,東坡也曾在七、八歲時,曾夢見自己是個出家人,時常往來於陝右。真淨克文說:「戒禪師正是陝右人,你今年四十九歲,真巧,戒禪師也往生五十年了。」諸多巧合,讓人深信東坡是戒和尚的後身。

東坡曾遊廬山,借宿東林寺,與照覺常總禪師挑燈夜話,深有體悟,次日呈偈:「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深得常總禪師的讚許。

東坡才學蓋世,際遇卻坎坷無比;雖在困境裡,他卻總在佛門中找到友善與安定的力量。他有個兒子,四歲了還不會走路,某天,他帶著兒子到天竺寺拜訪辯才法師,法師憐惜地摸摸孩子的頭,想不到,孩子竟一溜煙地滑下東坡的膝頭,自個兒跑到院廊玩。

東坡感動之餘,寫了〈贈上天竺辯才師〉詩,記此不可思議事:「……我有長頭兒,角頰峙犀玉。四歲不知行,抱負煩背腹。師來為摩頂,起走趁奔鹿。乃知戒律中,妙用謝羈束。何必言法華,佯狂啖魚肉。」東坡被貶惠州時,佛印禪師曾寫信勸他:「子瞻胸中有萬卷書,下筆無一點塵。到這地位不知性命所在,一生聰明要做什麼?」東坡被允許從瓊州(南島)回中土時,特地隨身帶著一幅阿彌陀佛的像,向友人說:「此軾生西方公據。」過不久,即因病往生。



釋初參曰:正如佛印所說:「不知性命所在,一生聰明要做什麼?」人生世間,如白駒過隙,無論如何飛黃騰達,總是轉眼成空。如果沒有為自己的生命立下有意義的目標,那麼,縱然有顯赫的身分地位,享盡榮華富貴,又有何意義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