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織女星
我成長之地前有大甲溪,溪中有自然湧出的碳酸氫鈉泉,周遭谷關七雄環繞,堪稱地靈人傑的寶地,想不頭好壯壯都難。
在大山裡出生,野生動植物比人多,山中小學六個年級學生總人數不足六十人,游泳課到溪中學、體育課爬八仙山、戶外教學到泰雅族部落……大自然是天然的教室,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班上只有八位同學,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及泰雅族,相處好似兄弟姐妹,沒有山外的省籍情結、族群對立,大家都是為了生活而努力,我們認真讀書、用力玩樂,山中歲月樂逍遙。
一年四季樹上皆有新鮮的水果可嘗鮮,兒時一直以為吃水果不用花錢買,木瓜、芭樂、柑橘、枇杷、紅肉李、梅子、百香果、桑椹應有盡有,被小鳥吃過的尤其甜。每天泡湯洗溫泉很正常,因為谷關居民有得天獨厚的溫泉,也就是俗稱的美人湯可享用,洗得肌膚白泡泡膚質賽雪。
夏天拿廢棄的輪胎在大甲溪玩漂浪、深潭區玩跳水炸彈,比人工的水上樂園還刺激有趣,玩累了,撿拾溪旁的漂流木升火烤小芋頭、烤地瓜,配上媽媽煮的青草茶、仙草蜜,連小螞蟻也想來分一杯羹,暑假就是要這樣痛快地玩。
菜園裡的花生成熟了,媽媽做成鹽炒花生當成孩子們的零食,青梅釀成紫蘇梅包飯糰,臘豆干切一切,經醬油、蒜頭、辣椒、九層塔大火爆炒,是爸爸與伯伯們的下酒菜。
山裡的日常,隨著日升月落星子滿天,一天又一天。有一天我們長大了,飛入山下尋常百姓家,忘了青山丟了小溪,直待眼中出現霜雪,故鄉的剪影才在記憶中益發鮮明。
只要思緒一飛入山中,回憶似潮水,來回奔跑在花間草叢裡,雙腳褲管沾滿黑色鬼針草,彎下腰摘取拔除的都是五彩斑斕的燦爛日子。
我從山中來,帶著故鄉情,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