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學生遭詐騙事件愈來愈多,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2020年至2022年安全維護事件各類型比較分析,詐騙事件數逐年遞增,2020年僅199件,2022年案件卻數暴增至517件;影響人次也從241人次,竄升至592人次。教育部也坦言,校園近年詐騙事件確實逐年遞增,防詐宣導與提升防詐意識格外重要。
清大學務長詹鴻霖表示,近年常見的投資型詐騙,校園中反而少見,常見的詐騙樣態如交易詐騙,如學生花費2萬至3萬元預計要買高檔音響,但最終卻拿到1000元左右的便宜貨;再者則是點數詐騙,如稍微投資一點錢,可以拿到4倍點數回饋,未料換來一場空。
此外,中華郵政推「i郵箱」服務淪為詐騙工具。中華郵政員工陳惠澤上周接獲詐團來電,稱他「健保卡遭冒領」,再冒充警察要求交提款卡、存簿,卻是要他寄到郵局的「i郵箱」;陳佯裝配合,報警逮捕取件車手,正設法追查詐團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