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百萬骨鬆患者 醫憂淪牙科人球

 |2024.06.16
44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據衛福部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調查,65歲以上民眾某一部位量測出骨鬆的比率達14.1%,意即每7人即有1人有骨鬆問題。牙科醫師推測,全台約有3、400萬骨鬆患者,因年紀較大,患者通常合併有牙口問題,卻因為施打抗骨吸收的保骨針劑,牙科治療若不特別留意,恐因拔牙、植牙引發嚴重副作用,成為牙科人球。

台大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李正喆表示,骨鬆患者牙科治療最容易引發的副作用之一即是顎骨壞死,幾乎整個台北區的患者都轉到他的門診,約有1300餘例,全球少有單一醫療機構收治這麼多患者;在基層牙醫就診遭拒而至台大醫院就醫者,每年高達3、4000例。若基層牙醫皆擔心醫療糾紛而不敢收治,患者恐會求醫無門。

健保給付的第一線骨質疏鬆治療藥物,以抑制骨吸收的藥物為主,包括雙磷酸鹽類藥物、單株抗體藥物等。李正喆表示,在骨質疏鬆治療藥物中,僅此類藥物容易造成顎骨壞死,合併感染症及蜂窩性組織炎等,發生顎骨壞死風險約為萬分之1至萬分之5間,如在用藥期間執行拔牙手術,顎骨壞死機率提升3至9倍之多。

不過,骨鬆若不規律接受治療,一旦產生髖骨骨折,1年內因臥床引發心肺衰竭的死亡率,可達1成5至2成,風險比顎骨壞死高出許多,患者不必「一朝被蛇咬,10年怕頸繩。」

「臨床上看到骨鬆患者因醫師擔心醫療糾紛等原因,成為被牙科放棄的一群,令人擔憂。」李正喆表示,除應鼓勵患者積極接受骨鬆治療外,也必須對牙科醫師進行教育,其實若有合適配套,如分階段進行植牙、拔牙後傷口盡量完全縫合等,均能降低顎骨壞死發生機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