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主計總處昨日發布2024年4月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薪資調查統計結果,總計今年1至4月經常性薪資為4萬6105元,年增2.39%,在考量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今年前4月實質經常性薪資4萬3133元,年增0.14%;實質總薪資6萬3482元,年增1.35%,皆為近3年首度正成長,意味企業加薪終於追上通膨了。
4月通膨率緩和 雙雙轉正主因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今年前4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和實質總薪資雙雙轉正,主因是經常性薪資年增2.39,為近6年次高;總薪資年增3.62%,更是近6年最大增幅,二者成長幅度大,且內外需企業的名目薪資都有不錯的成長,加上4月通膨率緩和,是此次薪資調查翻紅的主因。
不過,由於5月通膨率再度升溫飆至2.24%,今年前4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和實質總薪資皆回正的情形,是否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對此,陳惠欣說明,實質薪資表現不只跟物價有關,也會受到廠商獲利、獎金發放及工作天數影響,這部分主計總處無法做預測,但會持續關注實質薪資是否能維持正成長。
主計總處表示,因個別受僱員工從事行業及個人條件與資歷(如教育程度、職業、工作年資等)不同,使得其薪資與整體受僱員工平均薪資有所差異,觀察其中行業的部分,經常性薪資低於整體平均者包括:住宿及餐飲業3萬4711元、其他服務業(如美容美髮按摩等服務)3萬5809元、製造業4萬4143元、批發及零售業 4萬5427元。
至於金融及保險業7萬0733元、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6萬7317元、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5萬6623元,則為高於整體平均的行業。此外,製造業當中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5萬5246元的經常性薪資表現,也高於整體平均。
電子零件製造業 加班工時衝高
外界關注製造業景氣復甦狀況,據主計總處昨日公布資料顯示,4月製造業加班工時仍逾16小時,說明國內製造業景氣成長動能續呈穩定。其中,受惠AI商機爆發,代表半導體產業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4月加班工時24.4小時,創近14年新高,年增3.2小時,是自2023年7月以來,連續10個月都呈增加,顯示廠商訂單滿手,相關供應鏈強勁成長。
陳惠欣指出,4月全體受僱員工人數842.1萬人月增5000人,製造業受僱人數雖月減3000人,加班工時16.2小時,年減0.2小時,但不用太緊張,主因是去年同期工作天數較少,比較基期較高所致,但已連2個月超過16小時且已回到疫情前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