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太空總署今營運 拚躋身 5 大太空強權

 |2024.05.27
15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南韓航太總署(Korea AeroSpace Administration,KASA)27日正式營運,目標在於支持私人企業帶動國家在太空領域發展,在全球太空競賽把南韓推上更高層樓。

韓聯社報導,依美國太空總署(NASA)為範本打造的KASA,旨在培育南韓企業發展航太相關計畫。KASA預計帶領該國太空計畫,預計培育逾2000家與航太相關的國內企業,創造約50萬個工作機會。

KASA首任署長尹英彬(Yoon Young-bin)表示,「在此之前,我國的太空發展計畫皆由政府領導」,如今,「KASA最重要的任務在支持私人企業帶領該領域往後的發展」。

尹英彬指出,全球太空產業正轉向「新太空」時代,藉由私人企業可自主運用的經濟能力,主導太空科技的創新發展;他認為,太空產業的「全球的典範正在轉移當中」。

雖然南韓開始發展太空產業為時較晚,但近年因成功研發首枚200噸國產火箭「世界號」(Nuri),被列為全球第7大太空強權;政府兩年前曾宣布,計畫2032年前,讓國產太空船登陸月球,並在2045年前登陸火星,希望擠進全球5大太空強權之列。

南韓航空宇宙研究院(KARI)前院長金承祚(Kim Seung-jo)表示,「若缺少太空產業相關領域的技術,很難在國際上競爭,但南韓在多數領域擁有全球最高的水準」。

美國太空總署也說,期望KASA成立後,擴大與南韓在太空產業方面的合作。

此外,KASA也招攬NASA退休的資深主管李約翰(John Lee)擔任副署長,主掌太空任務和政策。李約翰說,會在符合南韓的情境下,把NASA強項運用於KASA,助該國太空計畫符合國際標準。

NASA衛星 助預測氣候變遷

法新社報導,美國太空總署25日在紐西蘭發射一顆鞋盒大小的衛星,其任務是測量地球兩極地區逸出的熱量,來改進氣候變遷預測。

這項任務名為「PREFIRE」,衛星由美國私人火箭公司「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製造的電子號(Electron)火箭攜帶,衛星會在北極、南極地區上空進行紅外線測量,測量兩極地區釋放到太空的熱量,希望,了解雲、溼度或冰融化成水,如何影響兩極地區的熱量損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