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 佛門行事153 水陸法會

文/星雲大師 |2024.05.25
301觀看次
字級
在佛教的種種法會當中,最隆重的無遮大會,就是不限定對象、一切平等的水陸法會。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佛教裡有「法會」這項活動,從「法會」這個名詞來看,很有意義;表示這一個集會,是以法來聚會,是以真理來相會的。就如念佛法會、禪修法會、慶祝佛誕法會、慶祝落成法會等;既然稱為法會,就必須要說法、要傳道,才算是法會。可惜現在的佛教,大多數已不稱法會了,而是稱為「齋會」;大家只是為了來趕齋,只為了來吃上一頓齋飯,反而把法會變成是吃飯的齋會,這便失去了法會的真義,實在是可惜啊!

在佛教的種種法會當中,最隆重的無遮大會,就是不限定對象、一切平等的水陸法會;凡是陸地眾生、海洋水族眾生,都歡迎來參加。過去沒有提到空中的眾生,現在增加了,應該改稱「水陸空」法會。其實,過去的法會,也有普施法界中所有一切眾生、冥陽兩利的無遮大會。

水陸法會的緣起,可說是從梁武帝的時候開始,他與寶誌禪師綜合梁皇懺等儀軌而成,首於大陸鎮江金山寺舉辦水陸法會,廣度有情,生亡兩利,就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凡是舉辦水陸法會的道場,都要衡量自己的力量,依水陸壇場的規矩,要有七個壇口,還要有百位僧眾,這才合乎水陸的法規。

現在有一些條件不夠的道場,也想來舉辦水陸法會,就要衡量考慮,這是要負因果責任的。等於一個家庭,如果宴請國家領導人,或長官領導來聚會,還是宴請企業界、文化界、教育界的人來聚會,或者安排士農工商界來聚會,不論是請哪一等人,就要給予哪一等的待遇才是。

在水陸儀軌裡面,迎請的時候,不但迎請主人,連同祂的侍者、隨從、車夫、馬夫,都要另外接待,都有祂們的位置。接待了以後,還要按照一般請客的待遇,三請四約,邀其上座,給予種種的讚美,以及供養香、花、燈、果等酥酡妙供,讓祂們歡喜,還要說明邀請大家參與法會的緣由,最後還要有程儀,送祂們回程。

所以,能把水陸儀軌真正研究精通了,你這個寺院團體,對於請客的程序、禮儀、準備的內容,就會合法合理。如果連平常的請客,都沒有禮貌、不合禮法,你說今天要請上堂(佛菩薩)、請下堂(六道眾生),你招呼得了那麼多人嗎?儒家說「祭神如神在」,既然是邀請虛空之眾,要能夠有大行、大願,有大的能量才行。

水陸法會是發心供眾,供齋結緣,如果是藉助水陸法會來增加紅包或收受禮物,就是很顛倒的。水陸法會是供養、布施的無遮大會,不是做買賣;這與平時收油香、收功德不同。

做水陸法會就要依水陸儀軌。假如是拜梁皇懺,它有十卷,過去要拜梁皇懺也不簡單,等於像犧牲家產來拜梁皇;不惜一切,要有這種豁出去的決心。真正來說,這不是只來吃一餐飯,而是我把身心都供養了。

中國的經典,文義深奧難懂,但是古德很慈悲,把它製作成各種懺儀,讓信徒藉由朗朗上口的唱誦方式,透過拜懺的修行,達到身心的淨化。所以自古以來,梁皇懺、慈悲三昧水懺、大悲懺等各種懺儀都非常興盛,尤其像放燄口、三時繫念,在民間也廣為流傳。

不過,希望佛門弟子對於這許多的法會,要為信徒服務,要真正做到人我兩利、生亡有益,讓彼此皆大歡喜,這就是人間佛教裡非常美好的事。



八關齋戒

佛教講「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確實,佛教對於社會大眾的施教,真的是有無限的方便。例如,佛陀為了讓一般信眾有機會體驗出家生活,特別為在家弟子制定了「八關齋戒」。

因為眾生各有不同的因緣,有許多男士、女性,他們發心出家做了比丘、比丘尼,在寺院裡享受安貧樂道的生活,同時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為社會大眾服務。在家信徒見了,也不禁生起無限的羨慕,可是已有了家庭,想再與他們一樣做比丘、比丘尼,也不可能了;但如果就這樣在紅塵裡翻滾,完全沒有一點清淨的生活,實在也不甘願。

佛陀很慈悲,便為這許多在家人士,制定了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讓信徒在一個月當中,可以有幾天的時間到寺院裡修行。就像基督教徒,他們固定要做禮拜;天主教徒,他們要過安息日。那麼在佛教裡,也有超越他們的方便法門,就是讓佛教徒有一日一夜到寺院受持「八關齋戒」的方便。

佛教徒固定在一個月當中的哪幾天,上午到寺院報到,學習出家人晨鐘暮鼓的生活,直到晚上養息;這樣經過一日一夜之後,就能體會出家人的修道生涯。那麼,他們雖然沒有出家做比丘、比丘尼,可是也有機會經歷出家的生活,體驗出家生活的過程。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像這種美好的制度,漸漸不盛行了,近來的寺院很少為信徒傳授八關齋戒。原因在於,過去的寺院都比較寬敞、廣大,所以受八關齋戒的信徒來了,晚上都有廣單可以睡眠。但是現在的都市,人口稠密,故而辦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晚上的住宿睡覺,可能就會比較困難。

我曾經為八關齋戒做過一些改良,也就是稍微方便一點;早晨讓信徒早一點到寺院,晚上開大靜之後,就讓他們回家,不一定要為信徒設置睡覺的地方。像這樣,就是一個小廟,也能為信徒服務,滿足他們學習出家生活的心願。

此外,我也為八關齋戒設計一些課程,例如:幾點鐘報到,幾點鐘講戒,幾點鐘禪修,……當然這些程序也是暫定的,可以就寺方的環境、作息、師資來改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戒,本來當初佛陀制定的時候,就是可遮可捨,根本佛法就是苦空無常,世間沒有固定不變的東西,所以「法無定法」,才是佛法。

不過,八關齋戒的八戒一齋,還是應該要嚴格規定、遵守的;用心受持八戒,把「一齋」當作是素食,那就不是難事了。讓在家的信徒們比照出家眾來修道,雖說只有一日一夜,但是一念三千,只要入了道,一時一刻的清淨,就超過無量阿僧祇劫的修行。

因此,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也不可以小視它的功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