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AI歐洲通過全球首項國際條約

 |2024.05.19
36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洲理事會17日通過全球首項具法律拘束力、規範人工智慧(AI)使用的國際條約,涵蓋完整AI系統生命周期,應對潛在風險,提倡AI創新應承擔相關責任。條約規範包括確保AI系統不被用來傷害民主制度及程序;透明性及監督要求則會涉及須向使用者揭示AI系統生成內容。

法新社、歐洲新聞台17日報導,歐洲主要人權組織歐洲理事會46個會員國外長,在年度會議通過《人工智慧架構公約》。

該組織祕書長布瑞克(Marija Pejcinovic Buric)說,針對利用AI同時降低風險享有共同價值觀的各國,有需要建立一套國際法律標準,前述條約呼應此需求,意在讓AI運用能尊重人權、法治及民主。

該條約經2年準備,美國、日本、以色列等約11個非會員國也參與條文起草,預計9月5日於立陶宛舉行的司法部長會議上開放簽署。有別於歐洲議會3月通過、今年將生效的「AI法」僅適用歐盟,非會員國也可以簽署該條約。

歐洲理事會聲明,締約國將需針對AI的負面衝擊落實問責,並確保AI系統尊重性別等方面的平等、禁止歧視及隱私權等。

此外,美國科技巨頭近期則在人工智慧(AI)領域積極投入相關基礎建設,按目前速度推算,5年內累計投資金額有望突破1兆美元(約新台幣32兆元)。依此趨勢看來,科技業已正式進入AI軍備競賽時代。

科技巨頭投資AI  估5年破32兆元

Business Insider報導,根據研究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報告,科技巨頭亞馬遜、微軟、Google、Meta和蘋果,今年投入AI相關基建如土地、資料中心、伺服器及網路設備的資本支出,合計將達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4兆元)。按此速度,5年內累計支出將可能超過1兆美元。

未來幾年,這些企業的支出將聚焦於可支持其AI願景的繪圖處理器(GPU)與資料中心之上。

分析師說,上述5大科技巨頭今年預計支出的2000億美元,將超越排名於其後的90家標普500電信公司明年預計在該領域的支出總額。如此大規模的「集中支出」,堪比石油巨頭在2013年合計花費的1660億美元(約新台幣5.3兆元)。

報告顯示,全球科技巨頭過去2年積極減少支出,但近年資本支出卻占全年營收約10%,且未來2年將增加至14%~15%。伯恩斯坦的分析指出,科技業過去的幾輪大型投資,都持續1~3年,但這次可能會持續較久。分析師說:「科技大廠現在若不投資,將使自己暴露於營運受擾的危險之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