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三高為我國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據衛福部數據顯示,台灣約有高達529萬人罹患高血壓,而高血壓前期雖無特定症狀,但若未即時管理,可能導致心腎併發症,甚至危及性命。
今日適逢「世界高血壓日」,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提醒,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血管硬化,進而引發心衰竭、腎臟病、中風等併發症,這些共病危險性高,不僅心衰竭致死率高於癌症,長期腎高壓更可能導致洗腎。
林彥宏指出,高血壓無疑是影響我國民眾健康的關鍵因素,根據統計,台灣18歲以上的成人中,每4人中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台灣65歲以上民眾,高血壓患病率超過50%,近年高血壓更出現年輕化的趨勢,與現代人飲食習慣、壓力大的生活型態有關」。
然而,高血壓正是引發各器官病變的主要風險因子,林彥宏比喻,高血壓就像將身體置於「溫水煮青蛙」的狀態中,一時無感、久了就危及性命。例如高血壓若未控制,可能造成心肌肥厚,心臟舒張與收縮功能受影響,久而久之演變為心衰竭;另一方面,長期的體內高壓亦會造成腎臟的腎絲球硬化、進一步惡化為腎病變。
醫師提醒,民眾應依循「居家量測、130/80標準、722原則」3口訣,養成正確量血壓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