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十九世紀最後一個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謝洛夫(一八六五~一九一一),是音樂家亞‧尼‧謝洛夫的兒子。六歲的稚齡,他就已經失去了父親,雖然出生在音樂家庭,沈默寡言的謝洛夫卻格外喜歡繪畫,時常一個人躲在房間裡,用顏料塗畫人物和花朵。疼愛孩子的母親因此時常帶他到國外旅遊,參觀古代大師的藝術珍品,給他不少啟發。
一八七四年,趁著俄羅斯優秀的畫家列賓旅遊巴黎時,僑居巴黎的母親把孤僻的孩子託付給他。謝洛夫從此跟隨老師列賓到處畫人物肖像速寫以及風景寫生。他在繪畫的出色表現、努力和用心,獲得列賓的讚賞。
列賓在一八八一年將得意門生謝洛夫送到彼得堡皇家美術學院學習。幸運的謝洛夫遇到以嚴格著名的美術教育家巴維爾‧彼得洛維奇‧契斯恰科夫,開始的訓練充滿挑戰。契斯恰科夫對學生要求很高。他的嚴厲指導,使早已在列賓門下奠定了美術創作基礎的謝洛夫更加發奮圖強。經過五年的美術學院艱難訓練,謝洛夫終於成為成熟的畫家。
當年師從列賓的時候,大師的藝術思想和繪畫技巧給予他決定性的影響,他創作的題材多樣化,如肖像畫、歷史畫、風俗畫、風景、插圖和舞台美術等等。
多才多藝的謝洛夫,創作態度嚴謹,當時的高官顯貴和社會名流等包括沙皇、公爵紛紛以重金禮聘他畫肖像,卻無法影響他對藝術創作的嚴肅態度。他曾給高爾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藝術家畫過肖像畫。風景畫則多為農村題材,畫面風景優美,人物樸實無華。一九○七年的作品「彼得大帝」是他創作的歷史題材畫中極為傑出的一幅。
所有的創作題材中,最出色的是肖像畫,包括水彩肖像。謝洛夫是俄羅斯早期水彩畫的代表畫家之一。他畫中人物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尤以「魯柯姆斯卡婭像」,完全顯示出謝洛夫卓越的水彩畫造詣。
至今在畫壇上不朽的「少女與桃子」是他一八八八年的作品,在莫斯科的展覽會上一舉成名。畫中穿粉紅色上衣的少女,是富裕的馬蒙托夫家族的一位小姐。這個家族當時正從事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築。謝洛夫的藝術語言是傳統的,但在構圖和色彩上表現創新,以印象派的外光色彩呈現,明淨的調色把室內的陽光渲染得一片明媚和諧,少女的純潔外形充滿青春的活力。室內陳設古典又雅致,畫家以簡練的筆觸,清新的格調,彷彿在歌頌世界的詩意和美好。
他非常興趣於現代畫風和新創作形式的探索,更有評論家認為,他的藝術表現甚至超越了啟蒙老師列賓。
一九一一年,謝洛夫在羅馬的世界美術展覽會上,獲得極高的評價。秋天回國後,還和朋友一起去高加索作畫,再回莫斯科時發現心臟不舒服,醫生要他休息,但他照樣不眠不休地投入藝術創作,那年冬天心臟病去世的時候,是正當盛年的四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