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米酵菌酸 需符合3要件

 |2024.04.02
25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寶林茶室食安事件,衛福部鎖定粿條為米酵菌酸的可能來源,台灣傳統粿條係以純米製作,但這次供應商製作東南亞風味粿條,除了純米,另添加玉米澱粉、番薯粉,玉米澱粉為最容易增生的毒素介質。中央研究院院士牟中原在臉書也提出類似論點,台灣人吃粿粉、粄條幾百年,沒出過問題,原因在於水煮或蒸的,相對安全,但馬來西亞炒粿條偏油,炒粿如又久放,就招來酵菌。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產生米酵菌酸需符合三大要件,首先需有唐菖蒲伯克氏菌,且是中國大陸、東南亞、非洲等曾出現少數案例的特定亞種,這是土壤內的細菌,雖非頑強細菌,但毒素卻強;第二則是介質,該細菌必須附著在澱粉類、椰子等澱粉;第三為適合的溫度環境,二十二至三十三度的中性環境,且在食物輕微發酵的情況下。王必勝說,必須滿足以上三大條件才可能產生米酵菌酸,因此,案例稀少。

王必勝表示,本周預計召開專家會議,擬定幫米酵菌酸改名,改採音譯,如「邦克拉克酸」、「波克拉克酸」等,藉此避免汙名化,減少消費者恐慌。

台北市法務局昨邀遠百信義A13美食廣場「二房東」台灣大食代餐飲公司,以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公司檢視責任險保單,確認大食代投保的公共意外責任險附加食品中毒保險條款,寶林茶室中毒事件被害人可獲理賠。新安東京聲明指出,食品中毒責任約定最高理賠限額為四千萬元,參考《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對消費者之損害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將啟動保險契約依保單條款進行後續程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