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縣市校園 4月停用粄條類食材

 |2024.03.30
8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寶林食安事件驗出致命的米酵菌酸,條類澱粉食材恐為問題來源,基隆市府昨宣布,4月學校營養午餐將自主暫停使用粄條類的粄條、粿仔條、年糕料理,改以炒麵等食材替代,宜蘭縣、新竹市、彰化縣、雲林縣等縣市跟進,並責成各校調整菜單。

對此,雙北、桃園、台中、台東等縣市則暫不跟進,並尊重各校調整菜單,也提醒對米製加工品加強檢查,若使用粄條、米苔目、粿仔條等食材,應善加保存、檢視鮮度,維護校園食安。

教育部指出,國教署得隨時派員或委託代表到廠瞭解食品衛生管理作業,發現有衛生不良情形,應通知所在地衛生主管機關,依食安法裁罰標準及相關規定處理。

8嚴重個案  全驗出米酵菌酸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衛福部指出,截至昨日共累積21例通報,包含2例死亡、5名加護病房、1名一般病房,以及13名返家休養。其中8位較嚴重的個案全數驗出「米酵菌酸」。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粿條、香蘭葉等食材等都未檢出,但粿條仍然相當可疑;接下來會召開專家會議釐清唐菖蒲伯克氏菌的分布狀況。目前案情並未有外擴跡象,呼籲民眾不用過度恐慌。

疫調專家何美鄉昨日受訪表示,現在首要重點是在寶林的廚房中找出菌種來源,並且盡快控制於可控制的範圍,避免在台灣落地生根,進一步擴散到植物、食物鏈、與生態之中。

王必勝表示,接下來的調查會分成「人」跟「物」,「物」的部分,抽驗35件寶林相關品項,包含與案件相關性較高的粿條、香蘭葉汁、在來米粉,均未驗出米酵菌酸;另供應商大粄城16件粿條同樣未驗出米酵菌酸。「人」的部分,除了昨日說明的會檢驗住院個案外,也希望出院返家的個案可以抽血檢驗。

馬偕醫院急診毒物科主任蘇昱彰指出,現在物品沒有驗出米酵菌酸,就應從找尋「唐菖蒲伯克氏菌」著手,至於是否有可能是人為下毒,則需要檢視監視器看烹飪過程。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專家醫師顏宗海表示,很多民眾擔心有沒有可能是有人蓄意下毒,但從醫學角度來看不大可能。

中毒事件  在遠百保險理賠範圍 

台北市長蔣萬安昨說,寶林在第一時間沒有如實告知有另家分店且保險失效,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裁罰250萬元。雖寶林保險失效,但遠東百貨的保險在理賠範圍,有數億元,法務局長連堂凱說,受害者不會擔心求償無門。消基會則表示,願意協助寶林茶室事件受害人提起團體訴訟。

台北地檢署昨天持續約談涉案寶林茶室負責人黎仿軒、王姓店長與周姓廚師,黎、王兩人均無保請回、限制出境出海。

庭訊後,黎仿軒在律師陪同下,兩度在媒體鏡頭前深深鞠躬道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