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邁向國際 產業分類先接軌

 |2024.03.25
18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文化部去年宣布將以四年百億元的預算推動「台流文化黑潮計畫」,將台灣文創產業推向國際。但根據文化部委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林詠能團隊完成的「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二十年關鍵報告」指出,台灣文創產業從分類到出口產值的計算方式,都無法跟國際接軌;文創產業也嚴重缺乏國際行銷人才。這些核心問題是台灣文創邁向國際的基礎,政府在砸錢驅動「台流」黑潮前,更應該先做好基礎條件的整備。

《文創法》將台灣文創產業別分類為「15+1」,十五大產業包括視覺藝術產業、音樂及表演藝術產業等。但若以英、美、法等十五個國家地區相比,台灣文創產業別是最多。

林詠能認為,當產業區分過細時,政策支持不易聚焦,且每個領域的資源相對分散,適度合併有其必要,建議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統計架構重新分類。

目前我國文創產業出口以財稅資料中心的報稅數據為主要來源,但統計方式與國際普遍使用世界關務組織的國際商品統一分類制度不同,會造成台灣文創產業出口統計無法進行國際比較,也無法掌握文創產品出口的實際樣貌。

文化部回應,對於產業別、出口統計方式,將適時依產業發展與需求、請文化內容策進院持續諮詢產業與學者意見,研議更有效的統計方式,精準反映我國文創產業狀況。

針對缺乏國際行銷人才,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指出,「培養需要時間,沒有五年、十年不行」。短期內文策院會先以國際共製的方式,長遠則以實務課程培養國際行銷人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