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24.03.15 語音朗讀 2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去年獲利3.8兆元,與2022年相比,衰退24.7%。圖為該公司在吉達的貯存槽。圖/美聯社丹麥玩具製造商樂高12日公布,去年全年整體營收增加2%,達3057億元。圖為巴黎樂高旗艦店。圖/美聯社五角大廈8日提交報告給國會稱,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美國政府曾遭遇外星生命。圖/美聯社法國公共服務部部長蓋里尼9日宣布,將提供於巴黎奧運期間仍工作的公務員獎金,以免出現罷工。圖/法新社前英國首相梅伊8日宣布,她在下一屆大選中不會再競選連任下議院國會議員。圖/美聯社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應允工會要求,員工月薪最多將調高6134元。圖為一名女職員走過豐田標誌。圖/美聯社澳洲財長查默斯11日在雪梨宣布,自7月起取消近500項進口商品關稅,是20年來最大稅改。圖/新華社中國大陸14屆全國人大2次會議1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左1)出席。圖/中新社 整理/林育辰3/8美國五角大廈報告稱 查無外星人證據五角大廈8日公布有關「不明飛行物」(UFO)報告,表示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調查,沒發現任何證據表明外星智慧生物造訪過地球,也沒證據表明當局已找到墜毀的外星飛船並向公眾隱瞞的情事。美國國防部2022年7月成立「全領域異常現象解析辦公室」,負責追蹤天空、水下或太空不明物體,開啟軍事情報界新紀元,但發現通報的UAP目擊事件,都歸因於外國飛機、偵察氣球、大氣異常或只是漂浮空中的碎片。3/8英國前首相梅伊 結束27年國會生涯前首相梅伊8日宣布,她在下一屆大選中不會再競選連任下議院國會議員,結束長達27年的國會生涯,67歲的梅伊與現任首相蘇納克同屬保守黨,她表示,自己正致力打擊現代奴隸制度和人口販運,占據愈來愈多時間,將無法履行國會議員的職務。英國前首相卡麥隆在2016年脫歐公投後辭去職務,隨後梅伊接替卡麥隆擔任首相,但梅伊在3年後也請辭首相,因她未能如期讓英國脫歐,或找到能使國會核准的脫歐方案。3/9法國預防奧運期間罷工 發獎金給公務員公共服務部部長蓋里尼(Stanislas Guérini)9日表示,政府將為奧運和帕運期間在巴黎各地服務的公務員提供獎金,符合資格的僱員,除了工資,還將獲得500~1500歐元獎金,以避免今年夏天賽事期間出現罷工,不過蓋里尼並未提供付款標準的詳細資料。此前,法國一個主要工會警告,巴黎奧運期間可能會出現罷工,巴黎旅遊局估計7~9月期間,將有近1600萬人造訪,數千名勞工會受到工時延長和假期延遲影響。3/10沙烏地原油價跌 阿美石油獲利減少24.7%國營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10日公布,去年淨利為4547億里亞爾(約新台幣3.8兆元),但2022年淨利高達6040億1000萬里亞爾(約新台幣5兆元),相比衰退24.7%,反映出原油價格下跌、減產、銷量下滑帶來的影響。沙烏地阿拉伯是全球第2大石油生產國,2022年石油收入曾占國家財政收入68.2%。近年來,王儲沙爾曼決定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在全球範圍內大舉投資,尋求將石油財富投入其他行業。3/11大陸人大修法「降級」國務院 40年首見14屆全國人大2次會議1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中表決7份草案,其中《國務院組織法》修訂案,創下40年來首度修法的紀錄,明確規定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等重要內容載入《國務院組織法》,外界解讀中共以黨領政更進一步,國務院淪為黨中央下面的執行單位。中國大陸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強調,會議成果「充分體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和根本政治制度的顯著優勢。3/11澳洲500項商品進口關稅 7月起取消財政部長查默斯(Jim Chalmers)11日宣布,7月1日起將取消近500項商品的進口關稅,占關稅稅目的14%,是20年來最大稅改。這些關稅微不足道,沒起到保護效果,繁雜手續卻使進口商成本增加,又轉嫁給消費者。澳洲政府取消涵蓋牙刷、烤土司機、服飾等多款民生用品的進口關稅,將導致每年稅收損失3000萬澳元(約新台幣6.2億元),但可促成每年對外貿易額達到85億澳元(約新台幣1774億元)。3/12丹麥樂高去年營收 逆勢成長2%總部位於比隆的玩具製造商樂高(Lego)12日公布,去年全年整體營收增加2%,達97億美元(約新台幣3057億元),但因支出增加4.5%,淨利減少5%至19.2億美元。涵蓋年終購物季的下半年營收成長2%至56.4億美元,淨利增加5%至11.7億美元。樂高去年銷售增幅雖為2017年以來最小,仍擊敗對手;在全球玩具市場15年來景氣最低迷的一年持續穩定成長,即使是有賣座電影《芭比》加持的美泰兒(Mattel)也望塵莫及。3/13日本企業大加薪 揮別「失落數十年」隨著每年春季勞資舉行薪資談判(春鬥)大致落幕,豐田汽車、日立和Panasonic控股公司等大企業,13日都完全接受工會呼籲的調薪幅度,紛紛宣布30年來最大調幅,甚至比工會要求更高,向全世界昭告擺脫長年糾纏的通縮心態,揮別因成長低迷而「失落的數十年」。過去30年,許多日本企業礙於低通膨或通縮,只按年資給員工調薪,在1990年代末以來實質(減去通膨)薪資停滯的日本,這不啻是重大里程碑。 前一篇文章 阿伯愛速寫 捷運就是他的畫室 下一篇文章 自由車環台賽 英國車手披黃衫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台灣原聲合唱團 將赴歐多國巡演我們他們木偶劇倫巴夢想家園 黑猩猩挑戰命運戴VR 穿越青銅紀中醫大美術館動土 摺疊金屬打造全大運50蝶泳預賽 王冠閎破全國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