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民進黨執政期間,在邦交國海地要求台商前往投資下,外交部不顧國合會提出台商融資案有巨大風險的反對態度,對挺扁台商放寬融資規定,隨即發生經營不善關廠,造成政府損失一億五千二百多萬元。新政府上台後,已將本案交給審計部調查,審計部又將本案呈報監察院。
民國九十一年七月,海地前總統亞里斯第德訪台,以維繫邦交要脅我方投資海地,當年八月前行政院長游錫訪問海地,挺扁台商三勝公司董事長戴勝通與海地工業暨貿易部簽署投資意願書,隔年就在海地開廠,海地不久後發生暴亂,暫時停工,九十三年七月又局部復工。
後來戴勝通無力經營工廠,向政府要求金援,外交部同意戴勝通增資六百萬美元中,在八成範圍內許可,向中國輸出入銀行申請融資。
國合會評估融資案,認為戴勝通財務結構不佳、無法依正常程序取得金融機構融資,外交部如要為戴勝通作融資信保,存有巨大風險。不過,外交部沒有接受國合會的評估,同意這項融資案,隨即報行政院通過,這家工廠最後卻是關廠命運,造成政府損失公帑一億五千二百多萬元。
外交部發言人葉非比昨天說,本案一切依法審核,當時是基於鞏固與海地邦交的考量,戴勝通是配合政府外交政策,後來雖然關廠,但是國合會仍在持續追討戴勝通的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