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樂》安德烈‧若利韋

◎魚簡 |2008.06.25
481觀看次
字級

安德烈‧若利韋一九○五年生於法國巴黎。雙親一是畫家一是鋼琴家,藝術世家看似奠定了他走藝術道路的基礎;可是在雙親的鼓勵下,他成為一名小學教師。母親是若利韋的音樂啟蒙老師,他隨後學習大提琴和作曲。十三歲創作了一首《蠻族浪漫曲》,十五歲就開始構思一部芭蕾舞劇。巴黎的一位男修道院院長對他的才華非常賞識,帶領他進入唱詩班,並指導他管風琴及和聲。

若利韋早期的一些作品包括鋼琴小品,明顯受了法國主流的德彪西和拉維爾等人的影響。當他正式接受作曲訓練之後,風格上有了顯著改變。一九二七年出席勳伯格的十二音技法音樂會,無調性概念引導了他當時的音樂創作。又幾年後當他聽到音樂家萬雷茲的作品,大感讚賞,經過朋友介紹,正式成為萬雷茲的學生。一九三○年代,他開始以革新的手法創作,他運用音群概念及新穎的樂器分配方式,創造出與眾不同的音樂效果。此外,他也提升了打擊樂器的地位,成為主流的運用。

若利韋經常爭取機會旅遊,將他在各地的見聞融入音樂創作之中。他曾經遊歷埃及、中東、非洲及亞洲,將這些國家的音樂特質融合於他本身的法國傳統之中,創作出獨特的音樂色彩。

若利韋創作大量室內樂、聲樂曲、管弦樂等,同時也創作吉他獨奏曲、大合唱、獨唱和組曲。年輕時對表演藝術的偏愛,促使他創作了第一部芭蕾舞劇,同時也激發他對歌劇的熱愛,甚至擔任了歌劇表演的音樂總監。

一九五○至六○年代,若利韋為各種樂器寫協奏曲,其中包括長笛、小提琴、豎琴、大提琴等,較為引人注目的《小號協奏曲》中,他採用了爵士樂技巧,還運用了十四件打擊樂器,是較少數的創新方式。

他曾經多次巡迴歐美兩大洲主持講座、教學與指揮樂隊。也曾經擔任巴黎音樂學院作曲教授、法國歌劇音樂指導,並且獲得巴黎城市頒發的大獎。一九七四年若利韋逝世於巴黎,留下未完成的歌劇《Le soldat inconnu》。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