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年腸病毒症狀不明顯,有些小病人都已到了重症階段,腦幹遭病毒侵入,皮膚症狀卻還不明顯。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強烈懷疑,腸病毒七十一型病毒已出現突變,才會造成症狀不典型,讓家長及部分醫師無從判斷。
台大醫院分析這一波腸病毒病毒株,實驗室初步分離結果顯示,應該是腸病毒七十一型出現變異,才讓今年腸病毒症狀變成詭譎多變,症狀不明。
黃立民指出,近來疑似腸病毒的個案確實都有症狀不明的情況,皮膚疹子不太明顯,嘴巴只有一兩個水泡潰瘍,手掌及腳掌的疹子也很少,連經驗豐富的小兒科醫師也很難判斷,耽擱診治,可能增加幼童之間的傳染機率。
目前台大醫院透過PCR病毒培養,可在一天之內就確診病童是否罹患了腸病毒,而一般醫療院所的病毒鑑定則需花上四五天時間,似乎有些緩不濟急。
黃立民建議,如果出現小朋友異狀,最好直接往大醫院送,因為感染了腸病毒的第三天是轉變為重症的關鍵時刻,此時病毒量最高,一旦侵入腦幹、腦膜,造成了腦炎,就成了重症,便會出現倦怠、嘔吐、昏睡、抽搐等症狀,若處理不好恢復之後,可能出現諸多後遺症。
能不能第一時間診斷出腸病毒重症,可以決定孩子的生或死!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林應然指出,若家長懷疑第一醫師的診斷,一定要尋求資深兒科醫師的第二意見。
小兒加護病房數量足夠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天強調,大多數病患感染後,七到十天就會痊癒,只有少數會演變為重症,但是家中第二個感染者,往往較為嚴重,家長應格外小心。而各地區小兒加護病房數量絕對足夠,腸病毒重症病童有住院需求,除經醫院轉介外,還可撥打疾管局「一九二二」專線,由疾管局協助轉介。
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一、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除了一直想睡外,病童顯得意識模糊、眼神呆滯或疲倦無力,原來活潑的小孩會變得不想動,但發燒本身就會影響小孩活力,所以上述症狀的判斷應以體溫正常時的精神活力為準。
二、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通常是在睡眠中時出現被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隨著病情變化嚴重時,在清醒時也會出現。另外,病童可能因肌抽躍症狀而變得無法入眠。
三、持續嘔吐:嘔吐可為腦壓上升的症狀表現之一,嘔吐次數愈多愈欲要注意,尤其是伴隨嗜睡、活力下降,或只有嘔吐而無腹痛、腹瀉等腸胃炎症狀時,需要特別注意。
四、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小孩安靜而且體溫正常時,心跳每分鐘一百二十次以上。(資料來源/疾病管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