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會

文/星雲大師 |2024.03.09
2595觀看次
字級
所謂法會,就是以法為會、以法為師、以法為軌、以法為樂。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台灣佛教界舉辦法會的情況很普遍,法會的名目也很多,如:新春法會、千佛法會、萬佛法會、春祭法會、秋祭法會、觀音法會、地藏法會、藥師法會、彌陀法會、消災法會、超度法會、落成法會、大悲懺法會、水懺法會、水陸法會、梁皇法會、護國祈安法會、供佛齋天法會等等,不勝枚舉。

所謂法會,就是以法為會、以法為師、以法為軌、以法為樂。一般人以為,法會就是到寺院裡參加某種宗教儀式,其實這只是狹小的一部分。法會一定要說法、弘法,是以真理集會,大家聚在一起,彼此交流,聽聞、體會佛陀所說的法義;它不僅限於宗教儀式,也可以是一場講演、讀書會、討論會、聯誼會、禪坐會等等。不論任何形式,讓參加者對真善美的道理有所吸收,有所獲益,就是一場法會;否則只能稱「齋會」,只是來吃一餐而已。

法會,是度眾的方便,可以藉由共修,增加內心的力量,促進彼此的聯誼。因此,「法會」應該要有教育的意義;說法的內容,包括如何培養正知正見、三世因果、業力報應、群我關係、怎樣做信徒、怎麼在家修行……其教育意義更為重要。

佛光山於太魯閣火車事故現場事故現場舉行「三時繫念超渡法會」。圖/記者張睿杰

信徒發心參加法會添油香,如同拿到將來往生天堂、往生西方淨土的簽證,他的心裡會有希望、依靠,因為這是一個道德、信心匯聚的地方。寺院的出家人是佛教的專職人員,是信徒和佛祖中間的橋梁,因此信徒到寺院添油香,出家眾也要為信徒添油香,代表佛祖給他一點讚歎、給他一點鼓勵、給他一些歡喜。

早期佛教在舉行法會之前,總是請帖滿天飛,養成信徒到寺院道場拜佛聞法,或參與法會時,非請不來的習慣。每一處法會,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參加,但這些人有為情面而參加法會的,有為愛吃素菜而參加法會的,真正為佛法而來的卻不多。所以,我一再教誡弟子,寺院可以舉行法會,但不特別發請帖通知,因為信徒可能一場法會同時收到好幾家寺院的請帖,這家也應付、那家也應酬,造成他們的為難。若要公告,則在寺院門口張貼布告即可。

總之,我認為寺院裡的法會,不要完全做成齋會,既然是「法會」,就要有佛法,以佛法的真理作為我們的老師,以法相會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所以在各種佛教儀軌之後,住持、法師要能為大家開示佛法;即使到外面舉辦社會弘化的活動,也可以利用電視螢幕轉播,或者播放一些佛寺的風景、佛教的故事,融入在弘化的情境當中,多一些方便法門,佛法才能推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