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上班族女性因為工作壓力大而頻繁跑廁所,醫生建議先調整作息、減少咖啡飲品後做治療。圖/Unsplash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30多歲的李女每天上班應對忙碌的會議和任務之外,屢屢還有還有難以啟齒的困擾就是「太常跑廁所了!」甚至往往如廁前就漏尿而打亂工作節奏。醫生診斷李女是「急迫性尿失禁」,建議先調整作息,減少咖啡、茶飲,用藥也能藉電流治療做改善。
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泌尿科主治醫師李威明今(3/7)日指出,李女的症狀是「急迫性尿失禁」,屬於膀胱過動症的一種,不同於女性產後因膀胱外括約肌鬆弛,打噴嚏、咳嗽發生的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成因和情緒壓力、膀胱神經功能失調有關。近來有不少類似且年輕的上班族女性OL就診,她們罹患急迫性尿失禁而不自知,於上課、上班時頻跑廁所。
為進一步診斷頻尿、尿失禁原因,李威明會在門診詢問病人尿失禁病史,頻尿及夜尿的狀況、尿失禁發生的時間、漏尿頻率與程度等。透過檢查,還會建議病人填寫排尿日記、進行尿液檢查等,以了解病情。
李威明說,一般透過藥物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頻尿的困擾,也會建議她們減少咖啡、茶飲等利尿刺激性食物、控制液體攝取量、定時排尿等。他提醒患者應維持理想體重及運動、多攝取高纖維食物,減少便秘也能減輕膀胱壓力等,同時透過強化盆底肌肉訓練(凱格爾運動),提高尿道控制能力,減少尿失禁頻率。
李威明指出,一般多以藥物來改善患者頻尿與急迫性尿失禁症狀,但可能引起眼乾、口乾、便秘等副作用。
除了藥物治療,急迫性尿失禁還能透過經皮脛骨神經電刺激治療(PTNS),於腳踝附近插入針刺電極,藉由電流沿著腿部神經向上傳遞,可達到控制膀胱的目的,其他還有注射肉毒桿菌素等,建議患者透過專業諮詢以改善惱人的頻尿或漏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