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緩焦慮放鬆身心 睡前儀式感助好眠 |2024.03.06 語音朗讀 152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人的一生中,約3分之1時間在睡覺,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全台有10分之1人口飽受慢性失眠症所苦。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采汎表示,造成睡眠品質不佳原因相當多,例如工作壓力、家庭責任、疾病等。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風險,也可能導致肥胖、憂鬱、認知功能與免疫力下降,危害身體健康甚巨。陳采汎指出,腦部各部位與各種神經傳導物質會參與睡眠的不同階段,影響人體的生理與心理,包括休息與修復、學習與記憶。我們或許無法改變干擾睡眠的因素,但應主動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以提升睡眠品質,遠離失眠的困擾。建議可採取6大助眠方法,尤其睡前儀式感是重要關鍵。方法1:充足睡眠時間,成人至少7小時成年人每日至少睡足7小時,也就是在起床前的7個半∼8小時就寢,才有充足的睡眠時間。規畫規律的就寢與起床的時間,能強化體內的清醒睡眠循環。圖/FREEPIK泡澡、寫日記 平靜思緒方法2:營造好眠環境,睡前儀式感不可少安裝遮光效果好的窗簾,戴上耳塞、打開風扇、將手機調成靜音等,營造涼爽、安靜、黑暗的外在睡眠環境,有助增加深層睡眠時間,提升睡眠品質;也可透過泡澡、伸展、熱敷、寫日記等練習,讓身心放鬆與平靜。可以設定鬧鐘,保留睡眠前1個小時進行讓身心平衡的睡前儀式。方法3:注意飲食選擇與時間,咖啡酒精Out愈靠近睡眠時間,愈需要避開消化困難或分量太大的飲食,更要避免攝取會干擾睡眠的抽菸與咖啡因(咖啡、茶或其他含咖啡因的飲品與補充品)。酒精雖然容易讓人入睡,卻會干擾後續的睡眠品質,不建議飲用。午休小憩 不超過1小時方法4:限制白天睡眠時間,1小時內剛剛好白天睡眠時間不超過1小時,理想的午休小憩,建議安排20∼30分鐘之間,若睡太久,會干擾晚上入睡與睡眠品質。方法5:規律運動習慣,強化清醒睡眠循環規律的運動,有助強化體內的清醒睡眠循環,並改善深層睡眠。但應避免睡前進行激烈的運動,而破壞睡前所需要的平靜與放鬆。方法6:壓力管理,放鬆身心助好眠主動管理壓力,在睡前讓擔心與憂慮安頓下來,有助於維持好眠的發生。可以從練習或試著從最基礎的方式開始,例如:整理思緒與感受,設定優先順序,做任務安排等,冥想活動也有助於舒緩焦慮,是可以主動練習並有助於睡眠的放鬆技巧。圖/FREEPIK 前一篇文章 得舒飲食 有益心血管疾病患者 下一篇文章 活體肝肺同時移植成功 創全球首例 熱門新聞 01【詩】一瞬2025.08.21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 4-22025.08.2003吳修齊基金會訪佛光山 期許做更多好事2025.08.2004波士頓慶中秋 佛光人傳三好2025.08.2005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6佛法多元傳播 藏海無涯學術研討2025.08.2007電子書飛躍成長 銷售占比達2成2025.08.2108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 同慶印度獨立日2025.08.2109防腐劑、汽機車廢氣 罹患肺腺癌關鍵因子2025.08.2110宇宙暗物質2025.08.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弘道手作編織課 化解長者孤獨毛豆香蕉全穀雜糧 適量攝取改善失眠弱勢童居住困境 盼社會支援處暑養生調和脾胃 晝熱夜涼防溫差病健身動作應多樣 持續養成習慣防腐劑、汽機車廢氣 罹患肺腺癌關鍵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