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看電影 不愛字幕更愛配音

 |2024.03.01
47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台灣或世界各國,無論是電影和影集播出時大多都是原音搭配字幕;但在法國,打開電視《六人行》影集全講法語,院線片會提供原音和法語版的選擇,因為法國人看影視作品不愛聽原音加字幕,法語配音版更獲青睞,不管是《辛普森家族》、李奧納多主演的《華爾街之狼》全部都是法語配音。除英語能力外,近百年的文化習慣也是原因之一。

法國電影院播映的院線片,會提供播放原音字幕版(VOST)與法語配音版(VF),供觀眾選擇。據法國國家電影與動畫中心(CNC)統計,2021年在法國電影院上映外語影片,只有29%的入場觀眾選擇原音版,且至少過去10年來趨勢皆大致相同。

保護文化政策 配音產業蓬勃

國際教育機構英孚教育2023年英文能力排行,法國在34個歐洲國家排名30,平均英文水準幾乎吊車尾,因此法國影院以法語配音版為主流也不令人意外。

但語言不是唯一原因,要從歷史背景解析。1929年有聲電影問世,3年後,國族主義席捲歐洲,法國政府規定,在境內播放的外國電影皆須為法語配音。

電影史教授巴尼耶(Martin Barnier)指出,1930年代末,大家都習慣看外國電影有法國演員的配音,1960年代電視普及,更加速法語配音的傳播,「聽美國影星約翰韋恩在西部片中講法語,也習以為常」。

加上「法國文化例外」原則,即保護法國文化藝術不被其他文化侵襲的政策,配音產業在過去數十年間蓬勃發展。法國詮釋藝術家工會成員沙林傑(Joachim Salinger)表示,法國有全球最好的配音品質,產業鏈完善,配音是使影視作品普及化的大功臣,且不會改變作品,「原音和配音並不站在對立面」,他舉例小朋友、閱讀能力較弱的觀眾需要配音版,否則觀眾恐減少40~80%。

過去10年,影音串流平台興起,去年Netflix也證實,「多數法國觀眾都選擇節目的配音版本」。

城鄉選擇差異 專家稱習慣問題

面對人工智慧(AI)浪潮恐成為配音業的一大挑戰,配音工會今年1月發起「別碰我的法語版」線上連署,要求文化部明令須由真人配音,已有逾2萬5000人參與。

此外,原音版和配音版的受歡迎程度,在法國也出現城鄉差距,巴黎市影院會以原音版為主;郊區影院則多以配音版為主。

對此,法國藝術和獨立電影協會(Afcae)負責人歐巴戴亞(David Obadia)指出,儘管巴黎以外影院的原音場次逐漸增加,但巴黎和郊區確實存在差異,真正原因難以斷定。他認為,郊區大部分觀眾可能沒有聽外語同時看字幕的習慣。

歐巴戴亞說,這個過去壁壘分明的界線如今已鬆動,尤其年輕人更習慣聆聽外語。他也在自己作為策展人的幾間劇院推動原音版,「要加強影視教育,讓大眾從小就習慣原音,給予他們方法和教育,觀眾自然會形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