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不振、排便異常 男子大腸腫脹瀕破

王淑芬 |2024.02.19
448觀看次
字級
醫生提醒,如果有食欲不振或排便不順致大腸腫脹等情形,應該就醫檢查。圖/Unsplash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周男近一個月來常有食欲不振、排便不順等現象,日前還因為肚子脹痛腹痛被送到急診,檢查結果竟然出現大腸直徑撐到12公分寬,差點送命了。

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科主治醫師林順久今(2/19)日指出,急診為周男做電腦斷層,發現他腹脹嚴重,大腸已脹到瀕臨破裂程度。一般正常是小於7或8公分,他的卻脹到12公分寬,研判應是腸內堵塞。

周男主訴於送急診前有好長一段時間便祕,之後又腹瀉不止,他遲未就醫,狀況惡化。

林順久指出,檢查結果證實周男直腸有顆大型腫瘤導致腸道阻塞。醫生說,人體的器官有其侷限,大腸雖有彈性,但升結腸直徑最多僅能撐到9公分,結腸約6公分,而降結腸約3公分,周男的腫瘤卻撐到10餘公分,一旦撐破會造成腹膜炎、敗血症等,死亡率高。

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高居國人常見十大癌症第一名,新增病患數年都在增加,但許多人在疾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貧血、腹痛時,狀況已經惡化。

林順久說,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多在50歲以後,常見的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黏液便、不規則腹痛、體重減輕、腹脹便祕、貧血等。若腫瘤位於左側大腸,可能造成腸道阻塞而引起便祕、腹脹等腹痛,若腫瘤位於直腸靠近肛門處,會對肛門粘膜產生較大的刺激,而有「裡急後重」的現象,甚至糞便會變細。

醫生提醒,一旦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如果從每天解便,變成好幾天解一次,或是一天持續好幾次等就要提高警覺,尤其有腹脹、腹痛等,加上食慾減低都不能輕忽。

醫生建議民眾要做排便潛血檢查,若呈現陽性結果再做大腸鏡,如果風險較高的病患或曾開過刀以致腸子容易沾黏的人等,建議以電腦斷層做檢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