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書展壓軸活動之一是2月24日周六晚間於大會現場主舞台,由台北書展基金會、比利時台北辦事處、法國在台協會及文化部合作舉辦的「多元繪畫音樂會”活動」。圖/比利時台北辦事處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比利時是全球漫畫家及插畫家密集度第一的國家,《丁丁歷險記》、《藍色小精靈》等作品風靡全球,今年已是連續15年參加台北書展,今年除了有基金會將來台,向台灣漫畫家徵稿,盼共推「台北文物漫畫記錄」計畫外;年僅17歲的女作家Clémentine B.也將擔任特別嘉賓,來台分享還是高中生的她,如何與插畫家共創圖像小說《Henrietta Lacks》,介紹海拉細胞背後的故事。
比利時台北辦事處瓦隆尼亞組長鄒宏平表示,布魯塞爾旅遊局Visit.brussels 2019年曾經公告過,全球漫畫家及插畫家密集度第一的國家是比利時。這次特地來台的Maison Autrique奧特利克基金會,是比利時出名的結合漫畫與文物遺產的重要機構,總編輯Alexandra Rolland 將會與不同台灣漫畫家會面交流,共同成立「台北文物漫畫記錄」計畫。
鄒宏平分享,基金會去年9月份在藝術年刊Kronikas第七集刊登了由台灣漫畫家小莊(潮浪群雄I 與II作者)及比利時漫畫家Dimitri Piot合作繪畫而成的10頁短篇漫畫《9554 km》,得到很大的響應,因此決定今年與更多的台灣漫畫家合作,向他們徵稿,邀請他們用漫畫描述「消逝中的台北」。
17歲的高中生女作家Clémentine B. ,去年11月初與插畫家Martina Aranda合作出版的圖像小說 《Henrietta Lacks》,用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1952年顛覆生物科技研究史的HeLa海拉細胞的典故。圖/比利時台北辦事處提供
此外,今年書展有一位比利時特別來賓,是年紀17歲的女作家Clémentine B. ,去年11月初與插畫家Martina Aranda合作出版的圖像小說 《Henrietta Lacks》,用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1952年顛覆生物科技研究史的HeLa海拉細胞的典故。
這本書一出版在比利時當地得到眾多媒體的報導,不僅僅因為作者是一位女高中學生,更重要的是因為這部著作有獨特的科普教育意義,讓大眾社會知道,當年(1952年)在美國突破人類細胞培養的核心技術:「永遠不死的海拉細胞」,原來背後的故事與美國社會種族歧視及不平等制度有關。
台北國際書展將在2月20日至25日登場,2月24日大會現場主舞台將舉行「多元繪畫音樂會」,邀請參展的六位漫畫家及繪畫家—比利時的Anne Crahay、Dimitri Piot,法國的Laetitia Coryn及Thomas Chavouet,以及台灣漫畫家小莊及陳筱涵Stellina,在著名的林煒盛爵士樂的伴奏下展出即興漫畫及繪畫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