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紅茶萃取液為原料調配保養品。
圖/農業部茶改場提供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表示,根據飲料茶生產數量推估,每年約產生30萬公噸茶渣,目前已成功研發將茶飲加工後的紅茶茶渣,透過纖維素分解酵素處理後進行萃取,茶渣中的總多元酚類萃取效率達16.7%,獲得之紅茶茶渣萃取液具有抗氧化及抑制酪胺酸酶的效果,可作為美膚保養品原料。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說明,飲料茶具有方便取得及攜帶之優點,符合忙碌現代人快速便利的飲茶需求,隨著罐裝茶飲市場蓬勃發展,製造後產生大量茶渣副產物,根據飲料茶生產數量推估,每年約產生30萬公噸茶渣,但茶渣含水量大,不易焚燒,且隨意堆置對環境易造成影響。
茶改場表示,經過2年研究發現,茶飲料加工後剩餘的紅茶渣以纖維酵素處理後進行水解萃取,可提高酪胺酸酶抑制效果,此技術所得的紅茶萃取液,具有作為抗氧化及美白保養品原料之應用價值。
茶改場說明,此技術所得原料來自紅茶茶渣萃取,無添加化學原料,可作為天然護膚品的添加成分,具有發展潛力,該萃取技術已可辦理技術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