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禮 貌

 |2008.06.23
3343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禮貌是立身處世之本,也是人間和諧的要素。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就看他做人懂不懂禮貌。禮貌不能光看外貌形相,要從內心的修為開始。優質的人生、有教養的生命,禮貌必定健全。

禮貌有長幼之間的禮貌、朋友之間的禮貌、男女之間的禮貌、國際之間的禮貌,禮貌實在是人生立身處世的一大學問。說到禮貌,有以下意義:

一、禮貌是自我的修養:一個宗教徒,必然要向他們的教主、教師禮敬,所謂「佛法在恭敬中求」。修行先要修心,先把內心的貢高我慢修正,養成自己的謙卑、尊重,在人我之間、衣食住行中,隨時隨地待人有禮,這就是自我的修養。

二、禮貌是心意的傳達:禮貌是傳達尊重、讚美、善意、友誼的表示。我對你恭敬、尊重,必定會在一舉手、一點頭、一微笑中,先把自己的心意,透過這些動作表露出來,傳達給你,讓你知道我的善意之後,給我一點認同、肯定,如此就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建立未來的關係。

三、禮貌是處眾的準則:人和人都要相處、往來,我們在大眾裡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禮貌。人我之間有時難免有一些是非得失、利害關係,到底誰對誰錯、誰好誰壞,甚至誰有理誰無理,先決的評斷標準,就是看誰有禮貌,誰沒有禮貌。我先把手伸出去,跟你握手,你不肯回應,就表示失禮;我向你微笑點頭,你面無表情,就表示你無禮;我對你客氣說請坐、請用茶,你相應不理,就是你沒有禮貌。沒有禮貌就先輸了一籌,修養、氣度都已經落在人後,又怎麼能和人同等較量呢?

四、禮貌是家庭的倫理:兒女出生後,父母首先要教育的就是禮貌,所以在嬰兒牙牙學語時,就要教他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再大一點,要主動的跟人問候:早安,你好;要學習優雅的語言:請、對不起、謝謝你。家庭裡,雖然是父母兄弟姊妹,但彼此之間要有禮貌的語言,要懂得長幼有序,才能維護家庭的倫理。

五、禮貌是社會的和諧:社會是由很多不同的分子所組成,彼此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長背景、不同的生活習慣,甚至不同的族群。在很多的不同裡,要得社會和諧,必須用禮貌來規範。你尊重我,我包容你;你體諒他,他同情你。禮貌有時可以用語言表達,有時可以用肢體表示,有時可以用物品示好,有時可以用謙讓說明。中國人有所謂「禮多人不怪」,社會的安定和諧,要靠大家尊重、互助、友好,用禮貌才能維繫社會的和諧。

六、禮貌是人間的橋梁:語云「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同樣的,有禮貌的人,到那裡都會受人歡迎;沒禮貌的人,到處讓人迴避。禮貌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也是國與國之間的橋梁,世界上的河流那麼多,要靠橋梁才能通過;同樣的,人生的河流,要靠禮貌才能通過。如果人與人、國與國之間,都能重視禮貌,彼此以禮相待,還怕世界不能和平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