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台北電影節,每年到了盛夏我就得發揮「忍」功:我該如何去蕪存菁、捨棄好的、取最棒的、藉一周一篇的專欄獻給讀者,這段歷程真是煎熬。2008年第10屆為期17天的台北電影節,在6月20日~7月6日轟然展開,好片傾巢而出,讓影迷們的暑假有個涼涼(在台北縣藝文中心演藝廳和台北市的新光影城、中山堂吹冷氣看電影)又豐足(絕對大飽眼福)的開始。
照例分門別類幾個重要單元,讓影痴們選擇自己所好:
一、今年的雙主題城市鎖定耶路撒冷和都柏林:耶路撒冷是個多民族、多元化的城市,同時是猶太、基督和伊斯蘭三大宗教千年爭奪的聖地,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皆稱其為首都。不同文化、宗教、民族、社會同處一城,除了戰亂紛爭,台北電影節特選多部以耶路撒冷為背景的作品,從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兩種電影角度,窺看耶路撒冷迷人之處!開幕片:《檸檬樹》以及《天堂此時》、《新娘快跑》、《婚事未了》都是令人久久難以忘懷的佳作,留待下周專文介紹。
另一個主題城市都柏林,位居大英帝國西側的「翡翠之島」愛爾蘭共和國,都柏林1949年宣告獨立後,從電影文化到政治、統獨問題紛擾不斷,與台灣際遇類似;但它仍綻放耀眼的娛樂文化。英國大導肯洛區《吹動大麥的風》、今年奧斯卡最佳歌曲電影《曾經,愛是唯一》(Once)、與最佳男主角丹尼爾戴路易斯成名作《我的左腳》…帶我們看見愛爾蘭坎坷的歷史發展,他山之石值得台灣的我們深思。
二、日本獨立電影最重要的「PIA影展」30周年來重要得獎作品觀摩:哈日迷們知道PIA是日本最大的流行情報誌,而1977年創立發掘及培養新銳導演創作的PIA影展,多年來培養出許多國際或票房成功的名導,例如《彩虹下的幸福》導演犬童一心、《扶桑花女孩》李相日、《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中島哲也、《東京鐵塔》松崗錠司…PIA影展迅速成為日本年輕創作者踏入電影業界的試金石,也給有心培養國內新銳導演者做借鏡。
這次選映荻上直子的《樂活俱樂部》,呈現拋掉手機、回歸自然、簡單慢活的理想生活,詩意的風格令人舒服到像是經歷一場心靈SPA;櫻花夫人話不多但絕對讓你難忘,就像聽曼陀鈴的雙奏聲音、嘗早餐幸運梅子的酸味、看海邊下棋吃刨冰的畫面;生活中太多值得會心一笑的事,都被忙碌的我們錯過了,就像看浩二狗狗的睡姿、聽妙子的學生面對大海朗誦濃濃日本腔的英文詩、以及想永遠保持好心情的裕二說的:「招牌這麼小剛剛好;客人這麼少剛剛好;我在等—時光流逝…」一堆觀眾對這3女2男5個角色的疑問,兩位女老師妙子和教生物的奈春都幫觀眾互相質問過了,但誰也沒說出答案,答案就在春天濱田的海風中。飾演奈春的美麗女星出道、擔綱女主角,是在奧原浩志9年前的《永恆物語》,有濃濃濃濃的「侯孝賢風」。
三、全球華人影像精選:紀錄片如張虹導演的《問—大陸小學》,訪問廿多位中國小學生,包括性別、歷史及社會等問題,是教育界頗有趣的觀察紀錄。馬儷文的劇情片《LOST AND FOUND》,中文片名《我叫劉躍進》,描述進步社會夾縫中小人物的悲歌,以小說《手機》風靡全中國的編劇劉震雲,用詼諧輕鬆來包裝大時代的無奈與叵測人心,敘事節奏精準;老闆的豪宅、廚子劉躍進的寒舍,工地大鍋菜的粗糙、老闆娘U盤(隨身碟)的精緻,影像對比強悍有力;聚集在北京的各路人馬配上各式鄉音、鼕鼕鼓聲的緊張與人聲吟唱的鬆弛、帶著電影在一呼一吸之間、展現小喜與大悲故事的起承轉合;一曲流浪漢哀唱的河南梆子任誰聽了都難忘懷,入了神的河南老鄉劉躍進丕變的人生也由此展開,後製配樂與音效都很成功。
四、鼓勵台灣電影創作的「台北電影獎」:分劇情長片、劇情短片、動畫短片、紀錄片四類進行競賽,共有37部作品參賽,資深導演張作驥的《蝴蝶》、新銳導演林書宇的《九降風》、短片何蔚庭《夏午》… 都值得我們鼓掌!
好想知道這次電影節海報刊頭上迷人藍蝴蝶的設計靈感,是來自詩佛周夢蝶的《藍蝴蝶》,還是來自《九降風》中、竹東高中畢業歌:「藍色蝴蝶」~一群藍色的蝴蝶,繞著花兒不停歇 ,隨微風翩翩的飛,那畫面好美;綁著藍色的蝴蝶結,唱著優美的章節,朝夢想慢慢的追,永遠不後退…
五、其他:舊城新選、仲夏夜電影院、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市川崑導演紀念專題、白景瑞導演紀念專題、焦點影人…之外,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中,還有許多國內外未來影壇導演新星的電影作品,任您來發掘。
台北電影節官方網站
http://www.taipeiff.tw/
部落格http://blog.sina.com.tw/taipeiff/
今晚21:00~22:0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全國調頻網同步播出
線上收聽網址http://liverec.ner.gov.tw/auto/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