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暗房 陪難民童探索世界 |2024.02.04 語音朗讀 5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參加「流動暗房」工作坊的孩子,每人可獲得一台底片相機,向外界訴說自己的故事。圖/取自FB@Sirkhane DARKROOM攝影師薩利赫(左)將露營車改裝成「流動暗房」,希望透過攝影治癒兒童難民的童年。圖/取自kosmofoto官網參加「流動暗房」工作坊的孩子,每人可獲得一台底片相機,向外界訴說自己的故事。圖/取自FB@Sirkhane DARKROOM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身為一個難民,我想成為其他難民的榜樣。」29歲庫德族攝影師塞爾貝斯特.薩利赫(Serbest Salih)是難民,他在2018年建立一部設有暗房裝置的露營車「流動暗房」(Sirkhane Darkroom),在土耳其、敍利亞接壤地區的村莊穿梭,開辦攝影及沖晒班,讓兒童透過影像向外界表達內心感受、訴說自己的故事。他說:「看到成果,我就有動力繼續。成年人無法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我們不留意的細節,他們卻看得很清楚。他們的攝影作品是由想像力與眼見的東西交織而成。」薩利赫在敍利亞土生土長,於阿勒普大學修讀攝影。2014年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攻入他的家鄉Kobani,他與家人被迫逃離家園,輾轉到了土耳其東南部接近敍利亞邊界的馬爾丁(Mardin)定居。底片相機 培養觀察力、耐心他說,難民這個身分令他特別關心難民兒童,希望透過攝影給心靈受創的兒童一點支援,激發他們自強,也為他們創造歡樂時光。薩利赫與馬爾丁一個專門服務敍利亞、土耳其及伊拉克難民兒童的非營利組織Sirkhane合作,創立流動暗房,期盼透過攝影治癒受到戰爭衝擊的當地民眾及難民,並讓孩子重新獲得應有的童年。「攝影有療癒的力量,講求細心逐步考量,這過程有助攝影者疏理自己的情緒。」薩利赫指出,工作坊裡使用的都是外界捐贈的便宜底片相機,「雖然數位相機更簡單也更快速,但底片相機教小孩學會細細觀察與培養耐心,因為他們沒辦法馬上看到結果。在這個過程當中,也產生了某種療癒」。流動暗房因應不同兒童、青少年的需要,設計為期4~12周的工作坊,只要是參加活動的孩子,都可獲得一台底片相機;每個班級講究一半是當地土耳其兒童,一半是難民,以及性別分布平等,薩利赫教過的孩子最小5歲,最大17歲。課程方面,薩利赫首先會讓參加者在遊戲中學習美感與創意,然後學習用攝影說故事,如何用構圖及裁剪改變影像的涵意與風格;除了教導兒童攝影、沖晒,薩利赫會給他們特定的主題去拍攝,例如:院子、家等,甚至是更具社會議題的題目,像是童工、性別議題等。他說:「很多孩子不知道世界上有女攝影師。我告訴他們,性別不是從事藝術創作的障礙。」他會特別安排來自地震災區的兒童及當地的兒童組隊攝影,體驗共融。而在計畫開始時,有些被迫工作的孩子已經與社會脫節,喪失信心,更出現語言障礙,「但每次到了工作坊尾聲,學員看到自己的作品,都變得更有自信。他們明白攝影沒有既定規矩,也沒有所謂醜陋或不好的照片」。用負片沖晒出照片的過程,對兒童來說猶如「魔法」。薩利赫說兒童的想像力也教他驚喜。他回憶,一名9歲女童把底片放在投影機沖晒時,伸出手掌,將手掌變成作品的一部分。她的創意令他拍案叫絕。 還有一名男孩交出的作品是村莊的日落,他說:「日落的景色令我感到內心很平靜,所以我把它拍下來。」另一名女孩則說,從來都沒有見過媽媽的單人照,於是她用攝影機為媽媽拍照,沒想到媽媽一口答允了。作品打破局限 拍出幸福時刻此外,流動暗房也為學員舉辦作品展,2021年起先後在土耳其、杜拜、德國、法國及英國的展覽中展出。薩利赫表示,人們認為,如果給難民兒童一台相機,結果會很悲傷,但這些照片大部分都是關於快樂的──它們是私人幸福的小時刻。他指出,也許難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危險,因為他們從未受過教育,「但這不是真的,我們可以從這些孩子身上看到優秀作品。當我們在社群媒體發文時,我只提及他們的名字及年齡。讓我們忘記他們來自哪裡。孩子就是孩子,他們是人類,難民也是人」。 前一篇文章 紅海危機衝擊歐洲供應鏈 部分車廠停擺 下一篇文章 歐盟批准監管AI 草案 最快今夏前生效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7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極端氣候重創 全球香料危機高架橋下貨櫃教室 貧童翻轉人生印巴衝突釀38死 20年最嚴重 石磚路存廢 城市永續新考驗夢幻雪白棉花堡 漫步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