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去年「住宅、工業、商辦」3大類別核發建照量較前一年度全數衰退,各年減19%、17%、6%,顯示去年房市受壓抑,經濟復甦未如預期,以致建商投資踩煞車,建照申請放緩;其中住宅核發建照量為14.6萬戶,連續5年突破14萬戶,表現較好的是辦公類的建照量核發139萬坪,是1999年統計以來的次高,顯示建商看好未來商辦市場,將優於住宅市場。
新北、台中 住宅建照核發前2
信義房屋表示,因為缺工與造價大幅上揚發包不易等因素,加上《平均地權條例》與總統大選等影響,開發商對於土地的開發時程規畫相當謹慎,因此核發住宅建照數量衰退。不過,辦公市場表現仍相對穩定,除了台北市辦公市場興建火熱外,去年台中市場的辦公建照也爆量。北市以外的辦公長期未有大量推案,開發商嗅到商機開始往北市外推案。
統計顯示,去年住宅建照核發數量達14.6萬戶,是1995年以來的最大請照潮,去年核發住宅建照數量前兩名,分別為新北市的2.6萬戶,台中市的2.5萬戶;桃園市則有1.9萬戶,高雄市1.8萬戶。六都住宅建照核發,多在有大量重劃區供給的區域,顯示重劃區仍是建商推案的主戰場。
至於工業倉儲類的建照面積去年核發215萬坪,年減約17%,可能與景氣較為遲緩,企業擴增腳步放慢有關,核發量第1名是桃園市,其次則是新北市。
建物買賣 高市前金區減47%
此外,政策打炒房不斷下,2023年全台建物買賣移轉量30.6萬棟,較2022年減少約1.1萬棟,年減3.5%,寫下近4年的新低點。進一步觀察六都各行政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的表現,以高雄市前金區的年減幅最多、高達47%,其後分別是桃園市龜山區年減35%、台中市烏日區年減32%、桃園市觀音區年減32%、台中市豐原區年減30%。
東森房屋表示,在六都各行政區中,高雄市前金區屬於開發較早期的市中心精華區,區域腹地不大,區內可供大面積開發的素地資源相對有限,屋齡較新的建案大多是透過土地整合、危老改建等模式,前幾年有推案量墊高基期,但去年整體房市趨冷,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區域交易量自然跟著下滑。
從整體來看,在綠色通膨、營建成本高漲、新青安、降息風聲頻傳等因素的影響下,大部分屋主和建商仍對價格有所堅持,短期內房價恐怕難有回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