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迎新年 高美館攜手學生探索在地色彩之美

王淑芬 |2024.02.01
413觀看次
字級
南台灣國中、小同學探索在地產物色彩,並參與「小感動龍」的彩繪。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迎接龍年到來,高雄市立美術館攜手南台灣40所國中小學師生採集色彩,找尋家鄉的色彩元素並進行「小感動龍」的彩繪,同時推出「感動龍、高美特展」有1035件彩繪作品,除了在地的元素,還有美國原住民中學參與,盼世界看到台灣的文化色彩。

高美館於今(2/1)日的記者會宣布展期到4月21日,鼓勵民眾來探索家鄉的色彩元素。

高美館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推動「藝起來學學計畫」,由藝術家莊普創作「感動龍」素坯原型,再邀請高雄、屏東、嘉義、台南、臺東縣、澎湖共40所國中小學校教師並帶領同學在社區踏查與色彩採集,找尋家鄉的文化色彩,著手「小感動龍」彩繪創作。

高美館推出的「感動龍、高美特展」展出1035件彩繪作品,呈現孩子對土地的情感與認同,今年還邀請美國原住民中學 Zane Middle School共同參與,盼以文化色彩進行跨域交流。

參與課程的屏東縣塭子國小張同學表示,在地找尋的色彩包括養殖漁業、阿猴廳勒石曉諭碑「石碑灰」、台灣欒樹花黃等,以在地產物的色彩為創作靈感,過程中感受到家鄉的美好。

其他南部學校分享透過歷史古蹟恆春古城的「磚牆紅」、高雄中都唐榮磚窯廠的「倒焰窯磚橘」、高雄火車站的「屋瓦灰」、高雄美濃菸樓的「泥牆灰」、高雄內門的「龍眼花白」等共200色,做為文化色彩的觀察成果。

「小感動龍」素坯創作藝術家莊普表示,素坯以彎錐形的蛇身、雙橢圓形的鱷嘴、角形鹿角等,展現活潑友善的小龍。

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美館代理館長林羿妏推薦「感動龍、高美特展」呼應東方傳統對龍的想像,展間構築以蜿蜒飛天的龍形,也像是龍遨遊九天之上的寬廣。

Zane Middle School找尋到的文化色彩是當地原住民族、維約特族傳統工藝的「編織籃黑」及一處歷史建築的「泥牆紅」等,高美館盼透過邀展,讓台美學生有機會藉由文化色彩認識彼此家鄉的特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