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幼教團體盼政府有限的資源能讓孩子共享,還給家長對孩子教育的自由選擇權。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全國幼兒園暨教保人員聯盟今(1/31)日訴求,要求政府公平給予幼教資源,不能接受公幼、非營利及職場互助的學生,每月有1萬5000元的實質補貼,但私幼卻只有區區5000元育兒津貼,雙標剝奪私幼孩子的公平受教權。
全國幼兒園暨教保人員聯盟總會總會長劉秋芳及多名幼教界代表齊聚高雄並透過記者會,表達不滿制度,讓公幼、非營利及職場互助的學生,每月可以得到1萬5000元的實質補貼,但私幼卻只有區區5000元育兒津貼,幼教界人士認為這是遏止家庭的教育自由選擇權。
高雄市家長協會理事長黃雀華說,好多家長反應當初不該讓孩子就讀離家近的優質私幼,沒有去讀非營利或公幼的代價就是就學補助少得可憐。家長代表說,台灣的學前教育機構竟有7種型態,制度太過複雜。
幼兒園還分為公幼、非營利、準公共、私幼等4種,另外近年又出現環境標準較低的職場互助、社區互助、部落式互助等3種教保服務中心,7種型態的幼兒園除了適用的法規不同,設立條件不同,還有開辦經費,家長及幼兒獲得的就學補助費用也不同。
高雄市婦幼同心會、高雄市幼兒教育協會、宜蘭縣幼兒教育事業學會等代表聲援及表達支持全幼盟的「公平就學補助」等訴求。家長強調,台灣2022年新生兒生育率只有1.08%,很多家長都表達面對孩子龐大的教育費用,根本不敢生養,盼政府能聽到家長的心聲,還給家長對孩子教育的自由選擇權,讓國家有限的資源,可以讓所有的幼兒共享。
圖/記者王淑芬
家長幼教團體也將把相關訴求傳達給教育部國教署,並盼民代正視及著手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