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有因冬季皮膚乾癢,醫生提醒多擦乳液保溼以防皮膚炎,如有紅色斑塊,可能是乾癬。圖/Unsplash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天氣乾冷,皮膚變得乾燥,不少人騷癢抓到破皮,一旦還長出硬皮或局部角質層裂開,恐導致皮膚炎。醫生指出,如果皮膚還長出紅斑恐是乾癬,症狀還會反覆出現,從頭到腳,甚至指甲及關節都可能出現粉紅色的紅斑還有白色鱗屑。
阮綜合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劉昭宏今(1/31)日指出,如果天氣冷造成的皮膚癢,建議多擦抹乳液並保溼,若發現皮層變厚,舊的皮屑沒掉乾淨,新的又長出來,甚至卡在皮膚上或裂開等,很可能就是皮膚炎。
如果皮膚還出現紅斑就有可能是乾癬。最常見的是板塊型的尋常性乾癬,其它還有雨滴狀乾癬、反轉型乾癬、膿泡型乾癬以及全身大範圍侵犯的紅皮性乾癬,嚴重時還會紅腫脫屑,造成患者乾癢不適。
劉昭宏表示,乾癬大多不會危害身體,但是紅斑及脫屑的皮膚外露,恐招致異樣眼光,影響患者的社交障礙。
他說,近來天氣轉換,37歲的陳女日前就到醫院就醫並主訴她的乾癬再犯,疑因工作日夜顛倒及壓力讓皮膚奇癢無比,即使就醫治療也難以壓制她的病況,令她非常困擾,於是醫生以生物製劑治療。
劉昭宏說,早期治療乾癬多以外用藥膏或是口服抗發炎藥物,若療效不彰則會嘗試使用免疫調節劑以控制皮膚發炎狀況,雖然療效顯著,但仍有人會有殘存的紅斑難以根治。
如今生物製劑可讓病灶消失不見。劉昭宏說,生物製劑類似癌症標靶藥物,採取源頭打擊,其原理是控制細胞發炎的活化因子,達到不會產生後續免疫反應,療效可以達到8至9成。
醫生提醒,乾癬患者中有5到10%會併發乾癬關節炎,患者如採生物製劑原理治療更有療效,不過,如果患者在接受癌症治療而有免疫力問題,或是有免疫不全的患者,要做生物製劑治療前應先做免疫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