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波刀助攻 遠離顫抖人生

陳玲芳 |2024.01.25
389觀看次
字級
病友劉先生(中)、馬女士(左3)與北榮神經醫學中心團隊合影。左二為北榮副院長、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圖/台北榮總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北榮總神經外科引進「神波刀」手術,以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打斷顫抖神經迴路,非侵入性,不需開顱、無需麻醉,成功治療「原發性顫抖症」及「帕金森氏症」患者,未來可望用於癲癇、肌張力不全、強迫症等治療,為神經疾病患者一大福音。

北榮副院長、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說,有些人雖四肢健全,卻因原發性顫抖症或帕金森氏症而不能獨立生活,連夾菜、倒水、擠牙膏、刷牙等日常基本動作都很困難,更遑論工作,不但難以維持生計,更影響自我的社交活動與心理健康。

94歲歐陽先生,曾是一位傳記作家,在 70歲左右出現顫抖症,導致雙手不停顫抖,無法寫作、進而無法喝水、吃飯、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擔心風險不願接受開顱手術,接受非侵入性「神波刀(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術後立即不再顫抖,恢復正常書寫及抓握功能,人生由黑白再變回彩色。

北榮神經外科醫師李政家表示,全台約有40萬人罹患原發性顫抖症,比巴金森氏症還要常見,原發性顫抖是因為神經退化,造成身體不同部位持續性顫抖,老年人最常見,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逾半數原發性顫抖病人有家族遺傳病史,目前預估國內約有40萬人有此困擾。

李政家說,一般不論治療原發性顫抖或巴金森氏症都會先採用藥物治療,若症狀無法控制,則須進一步進行手術治療,但許多病友忌憚開腦,以及體內需安放電極後的風險,而裹足不前。

李政家指出,相較於傳統外科侵入式手術,神波刀是一種非侵入性無創的精準治療,在病人清醒下進行治療,搭配MRI核磁共振導航,準確定位,並導引能量至目標的神經核一次完成,提供神經疾病患者更多治療選擇。

67 歲馬女士,罹患帕金森氏症,於去年5月接受神波刀治療,術後右手及腿部震顫立即獲得改善,至去年年底追蹤,術後狀況維持良好。80歲劉先生,40多歲開始出現右手震顫,顫抖症逐漸惡化,去年4月接受神波刀治療後,顫抖情形顯著改善,生活品質大幅提升。兩人今(25)日都出席記者會,分享治療成功經驗,並示範書寫春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