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子共遊未名湖 真善美新聞營北大展開

曾博群 |2024.01.18
382觀看次
字級
星連心.兩岸真善美新聞研習營17日在北京大學舉行開營儀式。圖/記者曾博群

【特派記者曾博群北京報導】星連心.兩岸真善美新聞研習營17日在北京大學舉行開營儀式,北大副校長方方致詞時表示,海峽兩岸同根同源,文脈共鳴,兩岸對話中的學子之聲,是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青春之聲。

方方首先代表北京大學歡迎從寶島台灣遠道而來的老師同學們,他表示,北京大學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建校126年來,秉持蔡元培老校長「思想自由、相容並包」的教導,北京大學作為最早面向台灣地區招生的大陸高等學府之一,促進兩岸交流的願景始終如一。

真善美新聞研習營團長、世新大學副校長楊盛昱致詞。圖/星雲文化教育基金會提供

方方強調,真、善、美,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兩岸交流之本,更是新聞和傳播中的重要基石。期待在活動與交流中,各位青年遵循星雲大師宣導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原則、在真善美的基石上,架起一座「連心橋」,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並祝願本次新聞研習營取得圓滿成功。

真善美新聞研習營團長、世新大學副校長楊盛昱表示,開營儀式能夠在北大進行意義之重大,對所有學習新聞、從業人員是夢的實現也是夢的開始的地方,也是圓一場兩岸交流的一場美夢。

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張靜之致詞。圖/星雲文化教育基金會提供

他提到,星雲大師自2009年設立真善美新聞傳播獎,頒發給年度內表現優異報刊、廣播及電視的新聞從業人員。希望媒體能多報導社會善美的好事,多歌誦人間善美的訊息,以提昇人性真善美的一面,並強調大家莫忘初心,用開放自由的心胸面對社會,並呼應大師的三好四給精神,送給所有研習營的學生們。

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張靜之表示,求真是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精神、求善是新聞工作者的態度,求美則是價值追求,舉辦兩岸真善美新聞研習營的初衷,旨在培養一批有責任感與競爭力的媒體菁英,並弘揚善的導向、給予讀者美的感受,以優秀作品鼓舞人心的時代責任,讓兩岸大學生互相關注學習並互相成就。

台灣大學王貞茹同學致詞。圖/星雲文化教育基金會提供

兩岸學子分別由台灣大學王貞茹、北京大學孔維佳代表發言,王同學表示,走對的路做對的事是對美的判斷,每個文化都很不同,學會尊重跟聆聽,媒體亦同,傳遞正向循環,期待兩岸青年有更多交流,讓下一個時代在相對健康且永續的環境下成長。

孔同學則強調,台灣與大陸一水之隔,兩岸在文化教育學術頻繁交流,誕生許多優秀作品,未來期盼有更多交流,以文會友、以心交心,在智慧的巔峰上對話,漫步未名湖、瞭望博雅塔,度過難忘且愉快的時光。

北京大學孔維佳致詞。圖/星雲文化教育基金會提供

開營儀式結束後,由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接待團隊,在副院長田麗帶領下,引導台灣學生參觀校園,特別是知名景點「一塔湖圖」,是北大校園內三個著名地點的概括,即博雅塔、未名湖和北大圖書館。

時值冬日,未名湖結冰期間則為滑冰場,對來自台灣的大學生頗為新奇,紛紛穿上冰刀鞋,歡聲笑語,人影婆娑,身影穿梭在如鏡的冰面上,用刀刃與冰雪盡情享受滑冰的樂趣。

台灣學生在未名湖上溜冰體驗。圖/記者曾博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