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變作家 林青霞書寫 綻放第二人生 文/袁世珮 |2024.01.16 語音朗讀 25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林青霞享受寫作,也在其中找到方向和價值感。圖/沈昱嘉 文/袁世珮現在69歲的林青霞,前半生光燦耀眼,第二人生又綻放了另一種精采。去年推出第4本散文,謙稱只是寫下生活中的小趣味,在疫情中搏君一笑,她說:「我不是作家,也不是大明星,我只是一個寫作的人。」林青霞17歲進入影壇,兩年後的1973年以瓊瑤電影《窗外》出道,在70年代與秦祥林、秦漢、林鳳嬌並稱「二秦二林」,是那個年代美的代言人,;但一到90年代,她果斷轉型,締造「東方不敗」經典角色。林青霞在1976年以《八百壯士》獲亞洲影展影后,1990年以《滾滾紅塵》登金馬影后,淡出影壇前演出超過百部電影,身上的標籤是「大美女」、「大明星」,人們以為接著就是「紅顏老」的刻板劇情,沒想到她再次升級,不是附庸風雅的明星出書,而是受文壇肯定的正經作家,先後出版《窗裡窗外》、《雲去雲來》、《鏡前鏡後》及最新的《青霞小品》。林青霞(右)飾演電影《八百壯士》裡的女童軍。 圖/資料照片「我是苦行僧、是拚命三娘,設定了目標,會拚老命去做,因為我沒什麼才華,所以要勤能補拙。」林青霞高中畢業就出道了,自認沒念什麼書。但是她想通了,不是只能在大學4年才念書,她2022年獲香港大學頒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但寫作於她,不是為名,最初甚至不為發表。林青霞說,拍戲的日子很忙,不拍戲又很閒,生活沒有重心,但自己是一個「不做點有意義的事就會覺得很難受、很無用、沒價值」的人,於是動筆寫下感受、抒發情緒,但都放在抽屜裡。黃霑多次邀稿,林青霞不敢,直到黃霑過世,她真心想為朋友寫點東西,才鼓起勇氣將文章公諸於眾,沒想到回響很好,於是再寫第2、第3篇,接著好友、翻譯學者金聖華接棒敦促她動筆,就這麼一路寫下來。林青霞(右)與秦祥林都是早年瓊瑤電影的明星。圖/資料照片疫情間大量閱讀 重讀張愛玲作品「寫作對我的人生觀改變太大了。」林青霞回想寫作之前,套用李清照《聲聲慢》中「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與「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她有段日子也是獨坐窗前、對著梳妝鏡,「我是,這次第,怎兩個愁字了得。一個是坐困愁城,一個是坐愁紅顏老」。坐困愁城,是因為林青霞不出去應酬,不參加影人活動,從17歲進入電影圈後從沒停止工作,也因為身分關係,怕見生人,不會交際,所以總是一個人在家,數著日子一天天過,覺得自己很沒用。可是開始寫作後,林青霞整個人生豁然開朗。常有人問她,是不是因為演戲、看很多劇本,才會開始寫作,林青霞說:「不是,是我喜歡分享內心感受,是我對人事物有好奇心。」疫情期間不能出門,林青霞大量閱讀,花兩個月重讀張愛玲作品,「我對於她這個人特別心疼,我喜歡她文字的幽默感,還有旁人學不來的隱喻。」「女作家我最心疼張愛玲,男作家我最心疼太宰治。」林青霞欣賞太宰治,也看出他的自省跟自我嘲諷。白先勇、張大春 向文學大師請益林青霞是從文字上去認識張愛玲與太宰治,事實上,她開始寫作後,主動去認識、請益大師,她剛開始寫作時,常常不知如何收尾,總是草草結束,於是她請教董橋,得到「愛在哪裡收就在哪裡收」的答案,從此不再刻意啟承轉合。白先勇教她:「只要寫你的心裡話。」張大春說:「寫你最熟悉的東西。」龍應台說,寫作要像雕塑一樣,把那些「我、你、他」盡量去掉,永遠不要說「我覺得」。金聖華要她別寫「被」字、不要「的的」聲。林青霞如數家珍點出這些作家好友給的建議:「我都聽,我都記得。」林青霞很用功,旅行中帶著《白先勇細說紅樓夢》,幾十萬字的書像上文學課一樣吸收下來,「我感覺開竅了,好像腦子清楚了。」看完書後第1篇就是寫〈高跟鞋與平底鞋〉,寫的是只有四面之緣的影后李菁,在腦子裡卡兩年的文章如有神助般一夜寫成。蔣勳、林懷民傳訊息讚她寫得好,林青霞說:「也因為這篇文章,白老師給我作家的稱號。」這次白先勇看了林青霞的新書,也讚美:「她的文章很真,她是善良的人,因為真、因為善,所以美。這書,淡而有味,風平浪靜下有暗流。」林青霞(右)在創作路上,會主動請益大師,圖為她與作家白先勇合影。 圖/沈昱嘉享受往來有鴻儒 青霞體文風形成不過初寫文章時,很多人以為林青霞是找代筆,連董橋都側面詢問過。但好筆不會被埋沒,林青霞2022年獲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的散文組推薦獎,她的文風被形容為「青霞體」。因為享受「往來有鴻儒」的感覺,林青霞說:「我一直很想有法國沙龍女主人那種感覺,請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來。」她已經這樣做了,在先生送她的「半山書房」辦下午茶,常是下午喝到半夜,白先勇就是在這裡慶生,從下午六點半聊到半夜三點半。林青霞享受跟這些人聊天:「一個下午茶、一頓飯,只要能學到一句,我就覺得很滿足了。」即使科學家談非洲的糧食改造,都是收穫。用文字分享生活 寫到最後1秒林青霞樂於分享:「我喜歡分享,寫作也是分享。」《青霞小品》裡〈流星〉與〈一盞孤燈〉兩篇都寫到她至偏鄉的故事,那是因為她小時候也期待有明星出現在小巷裡送禮物,所以她想實踐這件事,為一些孩子帶去驚喜。不過這個送禮物的女神可累壞了,膽大包天自己包車去恆河邊上送禮,車程顛簸,肩膀痛了好久。但林青霞甘之如飴,她曾在埃及的廟宇裡許願:「希望大家因為我得到快樂。」怎麼做?就是盡力。這樣的改變使得人們看到更親切的林青霞,這反而讓她驚訝:「這一次來台北,每個人都說我親切,很意外,第一次聽到大家一直說我親切。但親切不是基本的嗎?」林青霞從閱讀中學習寫作的方法,從生活中提取寫作的靈感。 圖/SWKIT鄧永傑林青霞反省,大約是以前很害羞,不善於表達自己的善意,會讓人誤會「大牌」,在名氣的光環下,如果她不加倍地表達親切,一般人會緊張、害怕,「但現在我非常主動,非常願意去讚美人、給人家surprise。」「我會一直寫下去,寫作可以寫到100歲、寫到最後1秒。」享受著寫作的林青霞,連人生觀都改變,不會生氣、不會悲傷挫折,「因為這些都是寫作材料。」手機掉進水裡,女兒勸她小事不值得寫給大眾看,但她覺得這些觀察感受都可以成為文章。曾經有坐困愁城10幾年的經驗,沒有方向、找不到自己,也沒有價值感。「不是因為沒有掌聲,我也不要掌聲,我想要轉換人生,我希望我的生命是有意義的。」林青霞說,是寫作帶領她出愁城,雖然笑說「現在只能承認」自己是寫作的人,但未來誰知道呢?這位影后可是跟愛林泉的影迷們相約,90歲要一起去瑞典。為什麼去瑞典?「拿諾貝爾啊,做夢又不犯法。」本版與聯合報「優人物」合作 前一篇文章 洪弘昌耕耘9年 帶領南投醫院升級 下一篇文章 楊延光以院為家 活化百年醫院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看前輩搶救生命 魏國珍走向外科之路肺癌權威陳晉興 每年執刀1400台林彥雄行醫花蓮 從小鎮醫師到院長蔡景耀醫病醫心 助病人重見光明心放寬常感恩 隨遇而安珍惜當下自在人生下半場 秦漢享受一個人 作者其他文章最好投資是自己 李依錫造甜點界傳奇商業空間設計 宋毅融入時尚美學吳書原設計景觀 融入新荒野美學張清芳唱出從容豁達 歌壇東方不敗廣告人龔大中 用創意與社會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