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選戰別忘紓壓 7個心法避免「心碎症候群」

 |2024.01.13
478觀看次
字級
醫師提醒民眾適時放鬆情緒,避免出現「選舉症候群」。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總統及立委選舉結果預計13日晚間揭曉,醫師提醒,幾家歡樂幾家愁,民眾更容易出現身心狀況,如焦慮、易怒、憂鬱等,嚴重恐成心碎症候群,記得增加生活可控感、運動等7大減壓心法。

大選開票結果牽動千萬人心,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林竺君近日透過新聞稿表示,結果必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民眾如果出現焦慮、易怒、憂鬱等狀況,務必注意是否出現「選舉症候群」。

選舉症候群並非精神科正式的疾病診斷,林竺君說明,是指「選舉」這種壓力對身心狀態的影響,在選前,人們擁有各自的政治立場,常處於興奮和激昂狀態,部分民眾在此時就已經出現身心症狀,如焦慮、易怒,甚至躁症發作。

至於選舉結束後,林竺君表示,民眾面對不符合預期的結果時,可能有失落、悲傷、擔憂,甚至憤怒和激躁等反應,有時甚至會發生暴力和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的案例。

選舉症候群不是台灣獨有現象,她以美國心理學會對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相關研究指出,超過2/3成年人表示,選舉對他們而言是重要的壓力來源。

尤其越是深刻投入政治議題、自身與政治相關性越高、依賴新聞媒體程度較高的人,以及支持的候選人未當選時,都更容易出現選舉症候群;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曾經或目前接受精神科診斷的患者,也更容易受到影響。

林竺君強調,通常民眾的憂鬱和焦慮程度會在選舉結束後逐漸緩解,但臨床上存在一種「心碎症候群」,主要是由於身體經歷極端的情緒和壓力變化,產生過量的興奮性內分泌激素,導致心臟無法負荷,即壓力影響心血管功能引起的壓力性心肌病變,嚴重者可能面臨生命危險。

她提供7大心法遠離選舉症候群,包括「增加生活可控感,維持規律的生活和工作,不要過度、反覆猜想可能的不良結果」、「減少花費在媒體的時間,不過度攝取相關訊息」。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電子信箱
訂閱
還有「不必說服與自己不同的觀點,且練習簡單的話語結束對話」、「參與對自身有益的事情,如舒壓活動、擬定投票計畫等」、「保持與家人朋友聯繫」、「保持活躍、運動減壓」、「避免使用酒精、毒品或非醫師處方的藥物來處理壓力」等。

若以上方式仍無法減緩不適,林竺君建議應尋求專業協助,正視自身問題並尋求解決是緩解身心不適的關鍵,醫師可透過評估身心狀態和生活功能的影響程度,提供治療方案,包括認知調整、心理衛教,以及必要時的藥物治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