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儀珊靠著勤學苦練,成為舞蹈比賽的常勝軍。圖/林儀珊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被喻為「聽障精靈」的林儀珊,雖然聽不到聲音,卻能隨音樂起舞,小時候靠著勤學苦練,和媽媽當她的「節拍器」,參加比賽時,連評審老師都不知道她是聽障生;長大後,勇奪國際慈善家大獎舞蹈組冠軍、應邀參加聽障奧運開場表演,為自己舞出陽光生命力。
林儀珊出生七個月後,就被診斷出先天性聽神經障礙,雙耳聽損高達一百分貝,從兩歲開始,母親就帶她自嘉義到台北上課。國小二年級時,林儀珊第一次看到古典孔雀舞表演,被美麗的舞蹈吸引,於是開始學舞。由於儀珊聽不到,因此小學六年級以前,都由母親自製可以翻的板子,上面寫著「一、二、三、四」來幫她數節拍。
由於嚴重聽障,林儀珊僅能靠視覺來熟記動作,努力把動作做到標準,一支舞碼往往要練習數百次,自此在舞蹈比賽中,屢屢獲獎,且贏得二○○九年總統教育獎。
為了體現生命教育的價值,林儀珊經常到校園分享自身的生命故事,也常參加公益演出,希望藉此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