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大疫苗新聞,由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左)與形象大使劉香慈(右)共同揭曉。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疫苗推動協會今(10)日公布由全台上百位醫護人員票選出的2023年最具影響力的疫苗十大新聞;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去年疫苗達成3大里程碑,自費市場熱絡,尤其國產腸病毒疫苗推最好,RSV(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也可望進入自費市場。
去年度疫苗10大議題排名今天揭曉,隨防疫解封,回歸正常生活,與新冠疫苗有關議題占比從前一年的8個名次,大幅降低到2個,議題以「流感、新冠與肺炎鏈球菌」3種疫苗同時開打居首。
疫苗十大新聞依序為「流感、新冠、肺炎鏈球菌三種疫苗同期開打,專家針對接種進行說明」、「65歲以上公費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來了!10/2起分3階段開打」、「疾管署公布流感重症死亡數據,表示8成未打疫苗」、「流感疫苗開打,官方回應依法行政、廠牌施打率相仿,專家籲別有品牌迷思」、「國內首支純國產疫苗上市,腸病毒71型流行可施打自費疫苗預防」。
「醫師建議男女都需要施打HPV疫苗,以預防HPV病毒感染」、「兒科醫師提醒應特別注意水痘病毒跟輪狀病毒,傳染力高應儘速施打疫苗」、「愈來愈多縣市擴大補助嬰幼兒接種輪狀病毒疫苗」、「疾管署示警流感疫情再升高,提醒自費打疫苗」、「莫德納XBB疫苗開打,65歲以上優先接種」。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肺炎鏈球菌疫苗公費對象擴大已經爭取多年,是重要突破,事實上3種疫苗「同時」或「間隔」一段時間接種,都在安全、有效的範圍內。
羅一鈞表示,回顧去年疫苗有三大里程碑,一為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年齡層及擴大對象;二是兩個重大防制工作推動,如上半年猴痘疫情,透過民間團體推動,成功達成7周0病例,邁向全面清零目標前進,另外,新冠疫苗在去年上半年推動「疫苗+1」,不過下半年XBB疫苗就比較難推動,希望民眾了解新冠疫情正在回升,隨著變異株不斷轉變,也要更新疫苗,就像每年要打流感一樣。
三為自費市場疫苗反應熱絡,去年推動最多為國產腸病毒疫苗,RSV疫苗也正在跟食藥署申請藥證,今年可望進入自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