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四輪美中戰略經濟對話活動,十六日晚間起在美國馬里蘭州海軍官校舉行。中方配合此次對話送出一百三十六億美元(約台幣四千一百三十四億元)大禮,總共簽署約七十項向美採購及在美投資協議。
率中方代表團前來對話的國務院新任副總理王岐山,十六日傍晚飛抵華府後,出席中美簽署價值八十三億美元貿易投資合作協定的儀式。中國將自美國進口飛機發動機、機械設備、通信網路設備、半導體及電子器材、汽車等。另外,中方企業十六日稍早也在聖路易市,另簽署了價值五十三億美元,以大豆為主的農業貿易投資合作協定。
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說,這次中國一百二十家企業組成的貿易投資合作促進團,總共在美國十一州舉辦十八場貿易投資促進活動,簽署七十餘項向美採購及在美投資協議,總價值一百三十六億美元。
美國商會主席唐納休表示,這些夥伴關係會促進美國工作機會,有助美國的經濟成長,「簽這些合約,正是美國與中國之間堅強商業關係的證明。」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簽約儀式也表示,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經濟結構存在巨大差異,互補性很強,加強中美經貿合作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美中第四次戰略經濟對話十七、十八日在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市舉行,由王岐山和美國財政部長寶森共同主持,雙方未來十年的經濟關係是本次對話的核心議題。有報導指出,雙方將就能源和環保合作簽署一項為期十年的框架協議。
美中戰略經濟對話是中美兩國經濟領域的最高對話,是二○○六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美國總統布希的倡議,每年舉行兩次,輪流在兩國舉行。但是今年十二月的會議,即使舉行也意義不大,因為美國新政府一月就要上台。
除了簽訂各項合作協定之外,預料美方這次仍透過機會,將就人民幣匯率,及智慧財產權保護,向中國施壓,尤其是高達二千五百六十億美元的高額貿易赤字,更是美國欲透過此次會議,解決的燙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