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在銀行上班這個「金飯碗」愈來愈難捧嗎?台銀等8家公股行庫最新統計顯示,在屆齡65歲之前申請退休的行員愈來愈多,尤其以中階主管居多、也不乏高階主管,這和過去認為公銀行員一路做到退休的刻板印象,大相逕庭,也顯見看似光鮮亮麗的金飯碗並不好捧。
銀行行員被認為薪水佳、穩定性高,尤其帶有官方色彩的公股行庫,員工權益受到高度保障,獲得很多社會新鮮人青睞。如今出現不少行庫行員選擇提前退休,大型行庫高層指出,最主要是因為金融業這幾年競爭十分激烈,行員壓力也愈來愈大使然。
法規多如牛毛
出錯動輒遭到關切
8家公股行庫統計,去年有746名未滿65歲屆齡就申請退休的員工,和屆齡退休的786人「旗鼓相當」。2020至2023年,8大行庫共5696人退休,其中未滿65歲就自請退休共2879人,比屆齡退休的行員還多;其中台銀、土銀這兩家國營銀行,不只是「金飯碗」、更是「鐵飯碗」,但屆齡前自請退休員工占總退休人數超過4成。
大型行庫主管說,公股行庫提前退休潮來襲非單一因素使然,導致行員認為金飯碗難捧,不如提前退休,原因包括法遵和洗錢防制的規定、金融法規多如牛毛讓行員疲於奔命、部分行員不適應金融科技數位化,加上行員還得承擔共銷去拉信用卡、理財等業績,近來打詐和公平待客原則的執行,也讓行員承受龐大壓力。
據了解,提前退休行員中不少是分行的副理級主管,原因和現在的分行營運管理,主管承受的壓力比以前大得多有關,尤其公股銀行在金融體系的「容錯率」更低,一出錯動輒受到政治人物及民代的關切,行員需承擔更多壓力。
一大型行庫高層指出,若員工適度提前退休,有助於銀行世代交替,當人數過多,銀行則面臨青黃不接問題。
目前8家行庫只有兆豐、台企銀提供員工優退專案。台企銀從2020至2023年每年辦理2次優退,年滿60歲、未滿64歲可申請;兆豐銀對年滿60歲行員申請退休,加發7個月鼓勵金。兩大行庫提前申請退休員工都超過屆齡退休人數。
升遷如遇瓶頸
財富自由不如歸去
台銀等8家公股行庫面臨行員提前退休潮,根據各行庫觀察,由於任職滿25年即可申請退休,因此提前退休的行員年齡層以55歲至60歲最多,其次是60至64歲。
一大型行庫主管坦言,近一年來退休年紀有「向下延伸」趨勢。許多50歲左右行員,入行滿25年,一符合資格就申請退休,這些行員通常是貢獻度最高的一群,專業、歷練都夠,卻選擇提前退休。
不少分行副理提前退休,分行副理僅次於經理,責任重大壓力也大,當意識到升職不易時寧可退休。在金融業一路工作到65歲的時代已過去,新世代行員自主性較強,有時升遷到某個瓶頸若無法突破,當累積足夠存款,或在投資上駕輕就熟,就會評估是否繼續待在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