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小胖子問題日益嚴重,甚至小小年紀就出現脂肪肝、肝纖維化,長大恐演變成肝硬化。醫師提醒,近8成肥胖青少年在成年後還是肥胖,易有三高問題,連壽命都比較短,應正視。
肥胖是現代文明病,台灣民眾過動及肥胖率逐年攀升,甚至隨著長大成人愈來愈嚴重。以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0學年度資料為例,國小學童過重加肥胖者占比約27.1%,大約每4人中就有1個;上國中後更攀升到約31.2%,每3人中就有1人過胖或過重。
千萬不要以為小時候胖不是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有相關研究顯示,中小學肥胖兒童有6∼7成長大後仍然肥胖,而肥胖的國中生更有7∼8成將來是肥胖成人。
肥胖不只影響外觀、影響自信心以及社交,台中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師資培育科主任暨兒童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捷忠表示,肥胖更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等問題。
「肥胖到一個程度絕對是病!」林捷忠強調,臨床上看到很多小朋友出現三高問題,例如1名個案是13歲林小弟,小小年紀就已經有肝功能異常、輕度脂肪肝、肝纖維化等症狀。
在臨床上,林捷忠常遇到家長抱有「長大就會變瘦」的迷思,他都直接告訴對方「很難」,統計數據會說話,近8成的肥胖青少年在成年後會繼續肥胖。
林捷忠自己就是從小被叫「胖子」長大,很能體會「少吃多動」在執行上有多困難,他強調應求助專業建議,網路上很多資訊不見得正確外,有些減重方法恐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