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鄭雅文
文/鄭雅文
散步時發現榕樹上的杏鮑菇,以同伴的手指作為比例尺,「喀嚓」一聲,收入鏡頭。
審視照片時,總覺得似曾相識,原來是像畢卡索的畫《哭泣的女人》。《哭泣的女人》創作起源於畢卡索對1937年西班牙內戰時,納粹轟炸格爾尼卡鎮震撼經歷。立體主義的畫風,有稜有角切割斷裂的線條,充分凸顯哭泣女子傷心悲憤的情緒,也更能感受到戰爭帶來的苦痛。
時至今日,烏俄戰爭、以巴戰爭仍未停歇,所有戰爭中受傷死亡的都是人子,身為母親誰能不掩面哭泣。我看著手上的照片,好像看到大地之母,哀痛欲恆,淚流盡,再也掉不下一滴淚珠。
祝福戰爭早日平息,和平降臨,這世上再無任一位哭泣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