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包機直航開放的八個機場中,松山、花蓮、清泉崗是軍民兩用,有媒體報導,過去外籍觀光客在機場或機上拍照,因有刺探軍情疑慮送警處理,陸客來台後,類似案件勢必層出不窮,軍機場「將被陸客照光光」,而且台灣縱深短淺,花東基地一直是空軍重要據點,開放花東機場「形同棄械投降」。
雖說這種顧慮不是沒有,但現今衛星照片隨處可得,人人可用Google察看各國軍事基地,例如美軍在日本橫須賀軍港的航空母艦艦隊,精確影像早在網路上一覽無遺,所以認為開放直航將暴露軍情,多少有點食古不化,因為現在經由第三地來台的陸客,搭乘國內線到花蓮、台東機場,難道就不會拍照、刺探軍情?
至於大陸的軍機跟隨包機,飛到台灣來,夾帶偵蒐器材探查機場及基地,以獲得台灣的電子參數,雖然不無可能,但在衛星滿天飛的時代,這種「土法煉鋼」的方式,即便不是軍事專家,想必也覺得可笑吧。
不過,機場及軍事基地不能沒有防範。軍方表示,為防範不法刺探軍情,各種狀況都已考慮,並進行防範、強化安全措施,例如將加強巡邏勤務,並和航空站協調,嚴禁旅客在機場內和起降時照相,軍方已注意到軍事機密外洩的問題,只要能嚴格落實措施,應該不會像媒體報導的「形同棄械投降」那麼嚴重。
此外,這件事及釣魚台撞船風波,讓筆者想到台灣的軍力部署及戰略觀念。由於兩岸對峙,台灣長期把大陸視為敵人,對大陸的軍事基地、設施情報蒐集極為精細,但因聯日(美)防堵大陸的戰略,加上部分獨派人士的日本情結,而輕忽日本的海洋大戰略,對日本的基地、設施毫無所悉,上世紀九十年代釣魚台爭執發生時,軍方曾派陽字號軍艦前往宣示主權,結果軍艦與台北的通訊,完全被日方干擾,無法掌握情況,前總統李登輝因此下令撤退。
日本自衛隊雖曰「自衛」,但規模與軍力實已雄踞亞洲第一,甚至排名全球前幾名,若日本軍力崛起,比所謂的中國崛起更可怕,早已為美國及東南亞國家所憂慮,在兩會復談、台海關係和緩,簽署和平協定亦非不可能之際,台灣應考量更周全的戰略,對日本不能再「無知」了。
陳兆貞(花蓮市/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