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緝犯受傷可理賠 又見「法匠」

宋耀皇(高雄市/教師) |2008.06.18
1118觀看次
字級

高雄市一名吸毒通緝犯為躲避警察追緝,攀爬二樓摔落受傷,向保險公司請求理賠被拒,而提出民事告訴,高雄地院民事庭法官認為,保險法僅規定犯罪處死或越獄致死為「保險排除事項」,「遭受通緝而脫免逮捕」不在排除之列,判決保險公司應給付九十萬元。

日前南部雨災,馬總統因遵循雙首長制而進退維谷,有輿論批評閣揆綁在立法院、總統連勘災也恐有所逾越,這種思維無異「法匠」,更形同「法奴」;而今通緝犯因躲避追緝受傷,也能獲得保險理賠,法官的認知是否也有法匠、法奴之嫌?

去年,高雄市有個「相反」例子。一名市民聽到警笛抓賊,熱心協助追捕,不料沒有心臟病史的他,卻引發心肺衰竭過世,檢方以「病死或自然死」結案,政府限於法令無法撫卹,也使他領不到自己投保的意外險。

逃犯的例子,法官認為是意外傷害案件,保險公司應理賠給當事人;協助抓賊的例子,檢察官卻又認為不是「意外死亡」,立委接獲陳情,曾和法務部聯絡,希望檢方重新認定,卻得不到回應,好心沒好報,未來還有誰願意幫忙抓賊?

司法界荒腔走板的事件層出不窮,去年彰化一男子對婦女襲胸十秒,法官判決無罪,理由包括「襲胸時間短暫,客觀上不足以引起他人性欲,而不構成犯罪」,這無異宣告法律允許可任意觸摸婦女身體,引發非議。

另外,桃園警方曾檢肅黑幫,查獲四把長短槍隨案移送,檢察官卻裁定交保,理由是警方未依監控事證查扣證物,而長短槍「有無殺份力」要送鑑定。這樣的裁定(長短槍有無殺份力,以常識就可看出),也與一般民眾的認知頗有差距。

根據調查,司法是民眾最不信任、民怨最多的政府部門,法律人除了要有豐富知識、洞察、歸納能力,還應提升人文素養,如同理心等,而這些又與生活經驗有關,司法判決不能違背社會的基本行為準則,不能與人民認知差距太大,法官若不食人間煙火,所下的判決將使「親痛仇快」。

宋耀皇(高雄市/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