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琳
和先生結婚前,他一直覺得我是個美食無感者,便利商店是我的三餐好夥伴。成為媽媽後,我卻永遠都在尋找新的美食,只為了能讓孩子在餐桌上多吃一口飯。
為了追求菜色的多樣性,我立下每周、每餐不重複的目標;經常偷師小學的營養午餐或是自助餐店的菜單。後來,簡單的家常菜已經滿足不了我了;我瘋狂購入各種不同的烹飪設備,只為了能夠煮出更複雜的料理。我的影片觀看紀錄裡也存滿各式各樣的美食視頻,舉凡快手早餐、下飯菜、各式點心甜湯都有,準備一有空就來大展身手。沒想到,邁入第十年的煮婦生涯後,我卻常常逛了一圈超市或市場後還是茫然不知所以,總感覺煮什麼都毫無新意。
發愁之際,無意間在書上看到了「三白飯」的故事。三白飯據傳是蘇軾的母親程氏在兩兄弟還在四川求學期間,要求孩子吃由一撮鹽、一碟白蘿蔔和一碗白米飯組成的「三白飯」,目的就是希望蘇軾和蘇轍不要養成嬌氣和揮霍的習慣。窮途末路的我,決定讓孩子們試一試這粗茶淡飯的智慧。
果不其然,當孩子看到桌上只擺著一碗白飯、一顆水煮蛋和一碟醃蘿蔔時,非常無語。我若無其事地招呼孩子們坐下,企圖用故事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本以為孩子們會非常排斥,沒想到他們卻在談話間把餐食一掃而空。
後來再仔細想想,以往的三餐我總是挑孩子愛吃的菜色,肉類偏多或是口味較重;長此以往不免增加孩子的腸胃負擔。現在都崇尚原型飲食,食用原型樣貌的食材,除了可以攝取營養也避免加工過程所導致的身體負擔。我突然有了全新的體悟:沒想到「極簡煮意」也是另一種變化菜色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