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盟整理日本新聞與民間組織傳來的最新資訊,提到此次能登半島地震範圍有石川、福井、新潟縣,位置都在西日本,也就是日本海沿岸。圖/美聯社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1日下午4點10分發生強震,最大規模7.6;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日發布聲明,強調從日本地震回顧台灣核電與地震風險不可輕忽,目前台灣贊成核電延役的總統候選人都應該明確回答台灣核電是否可以承擔地震風險,不應再打模糊仗,不顧人民安危。
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1日發生規模7.6強震,死亡人數持續更新,消息指出已有30人罹難。
綠盟整理日本新聞與民間組織傳來的最新資訊,提到此次能登半島地震範圍有石川、福井、新潟縣,位置都在西日本,也就是日本海沿岸;日本目前通過審查重啟運轉的12座核電機組大都在西日本,東日本則因為過去曾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及福島核災的經驗,至今沒有一座重啟。
綠盟表示,西日本近年逐漸重啟核電,輕忽地震教訓,石川縣志賀核電廠過去早被日本專家指稱是建在活斷層之上;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曾表示,不能否定該核電站下的斷層未來仍可能活動,意味著有可能發生地震,如今應驗了專家的警示,未來志賀核電廠應該重新檢討是否廢爐(除役)。
另新潟縣柏崎刈羽核電廠過去也因地震風險而停機多年,幸好目前尚未重啟,如今遇到地震首當其衝,未來也應該重新檢討是否廢爐。
綠盟指出,台灣核一、核二廠緊鄰活動斷層「山腳斷層」,大屯火山群距離核一、二廠更近,只有十多公里,而且已被證實是活火山;屏東縣恆春鎮核三廠距離不到1.5公里的「恆春斷層」,最近也由「存疑性活動斷層」歸類為「第二類活動斷層」。
核四廠區下也發現「S斷層」的地質證據,核電廠內有如此寬的斷層帶通過,核四可能是唯一的例子,核四廠設計的耐震係數需要重新評估,目前遠遠不足。
綠盟強調,從日本地震回顧台灣核電與地震風險,地震風險不可輕忽,災難經驗不該輕易遺忘;目前台灣贊成核電延役的總統候選人都應該明確回答台灣核電是否可以承擔地震風險,安全是否應是優先考量,為何要讓台灣承受核災風險,不應再打模糊仗,不顧人民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