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指出,不能回收的裝飾包括金蔥、裝飾球、包裝紙、蠟燭等,提醒民眾購買裝飾品時,應將是否能進入回收系統作為選購考量。圖/RE-THINK提供
【本報台北訊】為增添節氣氛圍,不少民眾會在家中擺放過節裝飾,但歡慶過後裝飾品卻不知該如何處理,環保團體指出,不能回收的裝飾包括金蔥、裝飾球、包裝紙、蠟燭等,提醒民眾購買裝飾品時,應將是否能進入回收系統作為選購考量。
環保團體RE-THINK表示,耶誕樹分為真的植物及假的裝飾物,購買真的耶誕樹若用到不能再用時,植物部分可作為廚餘回收,玻璃容器也可回收。
但材質相仿的陶瓷容器只能作為一般垃圾處理,且不能焚化,另外土壤也僅能作為一般垃圾處理。
根據英國碳信託機構Carbon Trust估計,塑膠耶誕樹的碳足跡約是真樹的7至20倍,也就是說需要重複使用12次才會比天然耶誕樹環保。
RE-THINK表示,若只比較碳足跡,會忽略到砍伐樹木製成耶誕樹背後,是否有完善的永續種植管理策略。
他們建議,若想慶祝節日但又希望盡量避免浪費或破壞環境,可以考慮租借耶誕盆栽、購買二手人造耶誕樹,或直接裝飾住家附近的既有活樹木,但也提醒,裝飾時要避免影響到原有生態。
耶誕裝飾品部分,常見長長一條的金蔥及裝飾球,金蔥因非單一材質,而裝飾球含有亮片、絨布等異材質,兩者均屬於不可回收的裝飾物。
禮物的包裝紙,由於亮面的包裝紙不是紙,因此也只能作為一般垃圾處理;廚房做甜點或烘烤時使用的烘焙紙,因是抹上樹脂製成,因此也無法回收。
環保團體指出,不能回收的裝飾包括金蔥、裝飾球、包裝紙、蠟燭等,提醒民眾購買裝飾品時,應將是否能進入回收系統作為選購考量。圖/RE-THINK提供
RE-THINK建議,可利用手邊材料,書本堆疊、A型木梯、回收紙箱、回收紙剪的雪花片、舊襪子填塞等,都能達到同樣的裝飾效果;包裝禮物時,盡量選擇能回收的紙張,或是使用無漂白、植物漂染者更佳。
RE-THINK呼籲,製作餐點時可選擇能重複使用的矽膠模具,來取代無法回收的一次性烘焙紙模。
另外,RE-THINK表示,蠟燭可分為有無溶蠟燈,有溶蠟燈者可將容器繼續放在融蠟燈下照射一段時間,讓剩餘的蠟燭融化,後續就能輕易地用衛生紙擦拭乾淨。
沒有溶蠟燈者在燭芯燒盡後,將杯子隔水加熱讓蠟燭融化,再用紙巾擦拭乾淨,呼籲勿直接將熱水倒進杯子,避免倒掉含有蠟的熱水造成水管堵塞。
燈串部分,耶誕燈串含有LED燈泡、電池、塑膠、鐵等材質,提醒民眾應依類別拆卸後,再交付資源回收車。
RE-THINK表示,裝飾品通常為了美觀,常有複雜的加工與複合材組,使其無法進入回收系統,呼籲民眾應減少使用或選擇單一材質、有回收標誌的物品,過節同時也對環境造成較少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