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彰化訊】彰化縣一名憂鬱症女子,疑因見不到「她的醫師」服毒自盡,幸救回一命。專科醫師說,精神病患者伴隨「邊緣性格」若對醫師情緒轉移,他們常自殘求醫師關切的眼光,若不妥善處理,往往弄假成真。
彰濱秀傳醫院精神科主任劉騰光表示,情緒轉移或稱「移情作用」臨床上並不罕見,罹有精神疾病,且伴隨邊緣性格的患者,常常一發不可收拾。邊緣性格的患者看世界非黑即白,因為醫師的噓寒問暖,常常就解讀為「曖昧情愫」,不知不覺陷入單戀。
劉騰光說,若患者已對醫師有移情作用,還是得由該名醫師耐心對患者說明,讓病人了解醫師的關心出自對病況的治療,而非男女情感,患者一般都能接受。
劉騰光說,有部分患者不斷以自殺想得到醫師關切,因為不為求死,往往會先「求救」,但反覆自殺下,家人會愈輕忽嚴重性,最後導致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