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屆台北文學獎年金類得主羅漪文。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24屆台北文學獎─台北文學年金獎助計畫」今(21)日宣布年金得主,越南華橋羅漪文的散文作品《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以她擔任「越南語司法通譯」工作所接觸的個案為基礎,用中立、節制筆調,展現出獨有的敘述視角,處理台灣司法與移工之間的問題,獲得評審肯定,將獲40萬元獎金。
「台北文學年金獎助計畫」由台北市文化局主辦、文訊雜誌社規畫執行。去年入圍的3件寫作計畫,分別是馬尼尼為《故鄉無用》、唐墨《台北男神榜》、羅漪文《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歷經為期一年的創作後,於11月28日召開第二階段決審會議,經過劉克襄、陳蕙慧、蔡素芬、廖志峯及盧郁佳等五位委員審慎嚴謹的評選後,選出年金得主。
台北市文化局表示,第24屆台北文學年金得羅漪文是出生於越南的華僑,1991年定居台北,取得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擔任《四方報》越南文版編譯志工,目前為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另從事中越文筆譯、司法口譯、自由撰稿等工作,曾獲第八屆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
評審認為《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藉由細緻且鮮明的細節,呈現移工在台灣的經歷,甚至是犯法的無可奈何心境,藉此緩解大眾對此一族群的刻板印象。作品不做過度的文學技巧表現,但作品本身具有超越文字之美的人道價值,同時也為讀者打開一條理解新移民、新住民的路徑。